罷韓案過關 陳其邁:高雄市民期待補選如期舉行.藍:找在地有潛力年輕人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6/09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9日電)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通過,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今天表示,高雄市民已經做出決定,要不要提出訴訟是韓國瑜的權利,但補選如期舉行是市民期待,相信韓國瑜會做對高雄最好的選擇。

高雄市長韓國瑜6日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依法最晚12日解除市長職務,且未來4年不得再參選高雄市長;由於韓國瑜所遺任期超過2年,依法最晚要在9月12日前補選,期間高雄市長將由行政院派員代理,至補選完成。

陳其邁上午接受廣播節目「周玉蔻嗆新聞」訪問時表示,高雄的代理市長人選,行政院會基於整體考量,包括政治安定、市政無縫接軌等角度,讓高雄快點啟動建設,儘速開機重新往前走。等12日中選會公告罷免結果,行政院很快就會對外說明。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主持人數度追問陳其邁是否有意願出任代理市長或爭取參與補選,陳其邁回應,若有決定會告訴大家。

由於韓國瑜若提出罷免無效訴訟,將無法舉行補選,對此陳其邁表示,補選如期舉行是市民期待,應儘速讓事情落幕,高雄市民期待有新市長,要尊重高雄市民共同決定。

他說,提訴訟是韓國瑜的權利,但市民期待城市趕快往前走;他不是說不希望韓國瑜訴訟,但相信韓國瑜做選擇時,會把高雄的感情放入考量。韓國瑜這幾天應該心情不好,要給韓一點時間,一定會做對高雄最好的選擇。

談到藍營有要罷免總統蔡英文的意見,陳其邁表示,這個後果國民黨要想清楚,「一時衝動會造成終身的錯誤」,要罷免一個剛選出來、民調也很高的總統,自己會受傷,相信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不會這樣做。

對於藍營醞釀罷免時代力量高雄市議員黃捷,陳其邁說,政治操作一定會有反作用力,如果公職人員表現不錯,民意也支持,動輒罷免不見得是好的政治操作,也許選後氣氛比較不好,但相信政黨領袖會做理性決定,要發動罷免民調高的政治人物,會有反效果。

陳其邁指出,網路時代的選舉罷免會越來越正常,因為資訊非常快,民意如流水;政治人物獲得民意支持時,瞬間可以當選,當民意不支持的時候,掉下來的速度也很快,政治風險非常高。

陳其邁表示,從總統大選到現在,年輕人逐漸掌握話語權,投票前他回高雄,車廂裡都是年輕人,現在年輕人敢於用選票上表達意見。

陳其邁談到2018年九合一選舉,他競選高雄市長輸給韓國瑜的經驗時表示,選輸,自己要接受、檢討,接受民眾的決定,這是民主政治的常態,他發表敗選感言之前也先打電話給韓國瑜恭喜。

陳其邁說,他跟韓國瑜於公是競選對手、於私是朋友,罷免案後還沒有跟韓聯絡過,等韓心情平靜一點。韓國瑜這一年多來像洗三溫暖一樣,罷免票數超過原來得票數,他認為這值得警惕,韓國瑜選上市長時聲望跟民調那麼高,但一年內耗損這麼多政治資本。

他說,站在朋友立場,韓國瑜參選總統時他一直勸韓不要選,但既然韓國瑜做了決定,就要承擔後果,他是覺得很惋惜,如果韓國瑜高雄市長做得好,也是市民的福氣。(編輯:楊凱翔)1090609

高市長補選 藍:找在地有潛力年輕人盼持續耕耘

2020/06/09

(中央社記者劉冠廷台北9日電)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今天說,現在的基調是往補選方向走,希望尋找在地有潛力的人選,放眼的不是補選馬上贏,而是在地持續耕耘;本週開始徵詢可能的人選。

韓國瑜遭罷免,外界關心國民黨將派誰投入高雄市長補選,王育敏上午接受廣播專訪時表示,如果未提出罷免無效之訴,當然只有戶籍現在在高雄的人有資格,國民黨希望尋找在地有潛力的年輕人才,放眼的不是補選馬上贏,而是透過耕耘與努力,持續栽培。

是否提出罷免無效之訴,王育敏說,尊重韓國瑜決定;若韓國瑜不提訴訟,由於韓國瑜了解高雄在地,黨中央會與韓國瑜討論能夠參與這次補選的人選。

主持人黃暐瀚詢問,是否考慮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王育敏說,沒有往這方向去思考討論,王金平有高度,也有自己的想法,黨中央本週開始徵詢可能的人選。外界點名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吳怡玎是人選,王育敏表示,都納入考量。

王育敏指出,現在的順序是先徵詢在地可能的人選,若是強棒,但因戶籍等關係尚未有參選資格但有意願,黨中央會去了解;若有一個人選的條件都比高雄在地的人選優秀,且有強烈意願到高雄,這才有可能幫忙規劃讓這樣的人到高雄扎根,但這樣的人選很不容易尋找,她坦言,補選這一役,國民黨要找到夢幻級的人選、有非常高的意願到高雄,這工程沒那麼簡單,所以還是務實的優先徵詢在地人才。

是否事前沒做可能要面對補選的準備,王育敏表示,這件事有想過,但不能做,黨內有人想提出討論,但若討論等於對韓國瑜提前的不信任,這是政治上非常困難的部分,因為太敏感,在韓國瑜罷免案來臨的當下,黨中央若開啟此議題,恐讓外界質疑已放棄韓國瑜。

韓國瑜遭罷免後,不少支持者開始發起罷免綠營民代,王育敏表示,與國民黨無關,民眾對很多社會事件會有自己的想法,台灣是公民社會,就只能尊重。(編輯:謝佳珍)1090609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