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回世界台灣文化論壇:台灣傳統戲劇 ê 傳承 kap藝術管理 -用布袋戲做例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第83回世界台灣文化論壇:台灣傳統戲劇 ê 傳承 kap藝術管理 -用布袋戲做例
(Taiwanese traditional drama @ inheritance and art management – using puppetry as an example)

時間
2023/04/15 拜六
台灣暗時10點| 歐洲下晡3點|
加東早起10點| 美西早起7點|
線頂聚會網址(meeting link):
https://natwa.webex.com/meet/taigi

—————————————————————————————————————————————台灣傳統戲劇 tī 台灣社會扮演啥角色? Tī 快速現代化 ê 台灣社會可能 ē 用啥物形式傳承落來?

本回論壇邀請著兩位藝術家來分享 in tùi 布袋戲演變過程親身 ê 經驗 kap 觀察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主講人
Chhòa e̍k-ōe (蔡易衛)
臺北偶像館館長

雲林人。島內移民北漂工作。父親從事酬神謝戲的布袋戲事業,單純將布袋戲視為一項工作。因此,自己剛好在布袋戲的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從野台戲跨進偶戲劇場,緣於2009年就讀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結束實習後於2011年任職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台原偶戲團,開啟投身教育推廣與劇場演出。經由台北國際藝術村及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經營管理歷練,且接觸各類型藝術發展,興起跨領域創作的念頭。2018年前往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短期進駐。戮力將自己布袋戲經歷揉入當代產出自己的藝術表現,讓更多年輕世代認識「拼貼、俗艷、草根、即興」富含台灣在地特色的「金光戲」。2022年獲得美國Fulbright專業人員及創作藝術家研習獎助,赴美國紐約進行偶戲交流。目前就職於台北偶戲館擔任館長一職。

演講大綱:

廟口、劇場、博物館-偶戲路上的矛盾與衝突
一、成長經歷:布袋戲、動畫師、漫畫家
二、職涯歷練:雜學、融合、開放的平台
三、經營管理:船長、教練、人類學家

與談人
Phoaⁿ Soan-ú (潘宣羽)
獨立紀錄片製作人

台灣紀錄片導演潘宣羽赴美20餘年, 2011-2020在紐約布魯克林BRIC TV擔任製作人。她的興趣在於對紐約移民團體的研究, 也製作了一系列的紀錄片。
website: https://www.panvideo.net/i-puppet

潘導演在2022夏天在紐約遇到來紐約學術交流的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 向他提案製作布袋戲及操偶師紀錄片 “我, 戲偶”, 也在夏天拍了一部同名前導短片。2023年三月, 潘導演返台完成剩下的拍攝, 包括台北偶戲館的蔡館長的日常以及蔡館長父親在雲林廟口的演出。

presentation:
放映一小段雲林拍攝, 有時間的話會加一點易衛去年紐約的表演。

分享在雲林廟口演出的拍攝感想以及接下來的製作計畫。

時間
2023/04/15 拜六
台灣暗時10點| 歐洲下晡3點|
加東早起10點| 美西早起7點|

線頂聚會網址(meeting link):
https://natwa.webex.com/meet/taigi

免責聲明
本論壇會錄影,影片kap討論室等文字影音檔案會公開,chiâⁿ做研究、教育、宣導等等方面來使用。參加世界台灣文化論壇,to̍h表示無條件同意以上做法。來賓言論無代表本論壇立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04790715034065/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