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22日綜合外電報導)獲120多國支持的「禁止核武器條約」今起生效,不過這個重要的里程碑卻因為世界幾個擁核強權未加入連署而蒙上陰影。
法新社報導,雖然美英法俄中等主要擁核國,及唯一被原子彈轟炸過的日本都沒有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聯合國和教宗仍給予這項條約肯定。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透過聲明表示:「這項條約是邁向世界非核化目標的重要一步,也對以多邊方式減裁核子軍備展現出強而有力的支持。」
他肯定「20多年來的第一項減裁核子軍備多邊條約」,並呼籲「所有國家共同努力,以實現促進共同安全和集體安全的抱負」。
這項條約試圖禁止使用、研發、製造、測試、部署、儲存核武,並以核武發出威脅。
教宗方濟各(Pople Francis)20日也在公開接見活動中,預告這項條約即將上路。
教宗表示:「濫用核武會立即影響大量的人,還會對環境造成長期破壞。這是第一項明確禁止使用這類武器且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工具。」
「我強烈鼓勵所有國家和所有人做出果斷努力,以增進世界非核化的必要條件,並促使人類當今亟需的和平與多邊合作得以進展。」
不過日本身為唯一遭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卻沒有加入這項條約,對此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表示,「擁核國都不參加的條約,不得不對其有效性感到懷疑」。(譯者:李佩珊/核稿:張佑之)1100122
禁止核武器條約生效 日本仍不考慮簽署
2021/01/22
(中央社東京22日綜合外電報導)「禁止核武器條約」今天正式生效,將於一年內舉行締約國大會,而全球唯一遭原子彈轟炸的日本,至今仍不考量簽署條約,且對是否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締約國大會,也持觀望態度。
禁止所有核武器的研發、實驗、製造、擁有、使用、也禁止用核武器進行威嚇的「禁止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在聯合國會員國約6成的122國贊成下,於2017年7月通過,2020年10月在批准國家或地區達到50個,90天後的今天生效,預定生效後一年內舉行締約國大會。
不過,擁核國的美、英、法等並未明確表示有意簽署,在美國提供「核保護傘」(Nuclear Umbrella)下的日本、韓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也沒有簽署條約。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首相菅義偉今天在參議院院會上表示,「身為唯一的戰爭被爆國(遭原子彈轟炸國),日本負有領導國際社會致力朝實現沒有核武器世界邁進的使命,這是我國不可動搖的方針」。
不過,菅義偉說,讓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簽署條約,是推動核裁軍不可或缺的要素,但目前條約不僅未獲擁核國支持,甚至連許多非擁核國都不贊成。
他說,日本追求的是細緻且現實地推動核裁軍,目前不去考量簽署條約,包括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締約國大會在內的事項,有必要慎重地關注。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今天受訪時說,雖然大家都是以廢除核武器作為目標,但條約未獲擁核國支持也是實情;在日本安全保障環境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有必要在因應現實威脅的同時,現實地追求讓核裁軍往前邁進的路線。
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代表(黨主席)山口那津男說,推動這個劃時代的條約生效,「是我國被爆者們(原子彈轟炸受害者)的心願」。
山口說,必須讓條約成為新的推動力,描繪出得以達成核裁軍、廢除核武器的未來,最終方向應該要打造一個能批准條約的環境。
廣島市長松井一實今天在記者會上呼籲,日本政府應以觀察員身分,參加條約生效後舉行的締約國大會。
松井認為,日本政府應該努力思考,如何能走向廢除核武器目標,並以觀察員身分參加締約國大會,明確地表達日本態度與立場。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裁軍事務高級代表中滿泉,在條約生效前接受NHK記者採訪時說,非常期待22日的到來,在條約生效同時,也會帶來責任與任務,為確實地讓條約實施,他們持續進行準備。
條約規定,當締約國大會舉行時,未簽署批准條約的國家,也能以觀察員身分獲邀參與。中滿泉說,目前已有幾個國家表達參與意向。
中滿泉說,日本國內也有聲音認為,日本應該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如果能這樣就很好」;接下來在有關條約的議論開始過程上,確實抓住、不錯失機會,也許是身為唯一被爆國的任務。
目前定居加拿大的原爆受害者中村節子,13歲時在廣島市遭受原子彈轟炸,之後長年在全世界各國講述親身經歷,並持續訴求廢除核武器。
現年89歲的中村說,「(得知條約生效)高興得像要跳起來,75年來持續努力終於獲得勝利」。
不過,她說,條約只是「禁止」核武器,從禁止到「廢除」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途,「雖然喜悅之情難以言表,但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譯者:黃名璽/核稿:嚴思祺)1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