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川普外交政策大轉變,中國對台野心日亟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02-26 編輯部

2025年2月26日,中共無預警在台灣外海劃設操演區,引發台灣總統府強烈譴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指出,此舉違反國際慣例,對國際飛航與海上航行安全構成高度威脅,並公然挑釁區域穩定。同日,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採訪,重申美國對台灣的立場不變,強調不會捨棄支持。這兩則事件交錯發生,凸顯川普外交政策轉向與中國對台野心加劇之間的微妙博弈。

川普上任後的外交路線明顯偏離傳統。他推動孤立主義,試圖以談判終結俄烏戰爭,並提出加薩居民重新安置等非主流計畫,讓外界質疑美國在亞太的長期承諾。然而,盧比歐的發言試圖為這種不確定性畫下界線。他強調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改變台海現狀的企圖,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論壇。這與國務院13日更新的美台關係現況一致,新版內容刪除「不支持台獨」,轉而強調兩岸分歧應以「不受脅迫、雙方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語氣上更強化對台灣的國際支持。

即便盧比歐立場強硬,川普才是最終決策者,這一點北京顯然心知肚明。川普曾多次暗示願與習近平達成「大交易」,讓外界揣測台灣可能淪為談判桌上的籌碼。這種模糊訊號與盧比歐的明確紅線形成對比,可能讓中國誤以為美國對台立場正在鬆動。北京更關注川普本人的言語與動向,而非國務卿的官方表態,這或許正是中國今日大膽劃設操演區、升高對台武力威脅的關鍵原因。中國近期在台灣周邊的軍事動作頻繁,此次操演區設置更是將威懾推向新高度,試圖製造既定事實,壓縮台灣的戰略空間。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台灣作為全球晶片供應鏈核心,其地緣重要性無可替代。川普的矛盾策略——經濟上對華加徵關稅、地緣上保留對台承諾——試圖雙線遏制中國,但其個人風格的不確定性卻可能成為北京的突破口。盧比歐雖試圖穩住陣腳,但若川普在未來對華談判中展現更多妥協,北京的誤判恐將加深,台海局勢也會隨之升溫。中國的野心是否會因美國內部訊號衝突而進一步膨脹,仍待觀察。國際社會需警惕,這場博弈的走向不僅影響台灣安全,更將重塑亞太格局。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