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否認孟晚舟獲釋代表對中軟化,指對北京人權侵犯、脅迫與不公平經濟作為究責會持續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9/28 04:48

(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27日專電)華為財務長孟晚舟24日獲釋,美國共和黨人批評拜登政府對中國軟弱。白宮發言人莎琪今天強調,美國對中政策沒有改變,未來會持續對北京人權侵犯、脅迫與不公平經濟作為究責。

美國司法部門24日宣布與孟晚舟達成協議,同意將她緩起訴至2022年12月1日,若她履行協議內容,將會撤銷對她詐欺重罪的指控。孟晚舟獲釋不久,在中國遭關押近千日的加拿大前外交人員康明凱(Michael Kovrig)、商人史佩弗(Michael Spavor)也被釋放。

孟晚舟獲釋雖讓近年來頻頻探底的美中關係出現緩和曙光,但由於她與康明凱、史佩弗獲釋時間僅隔數小時,讓中國先前宣稱非利用兩人進行「人質外交」的說法不攻自破。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里契(Jim Risch)雖樂見康明凱、史佩弗獲釋,但他憂心中共未來會更膽大妄為把外籍人士當成談判籌碼。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則批評,孟晚舟獲釋讓人嚴重質疑總統拜登(Joe Biden)對抗華為及中共威脅的能力與意願。

針對外界疑慮,莎琪(Jen Psaki)今天在媒體簡報會上表示,美國對中政策並未改變,美國不尋求衝突,與中國是競爭關係,美方未來會持續對北京不公平經濟作為、全球脅迫與人權侵犯行徑進行究責,並聯合盟友一起行動。

莎琪指出,美國也會持續與中方交涉往來,保持溝通管道開放,以負責任方式處理雙邊競爭關係,並就雙方利益可能重疊之處進行討論。

她強調:「(孟晚舟獲釋)完全沒有影響,外界不該把此解讀成會影響美方實質性政策,這是法律議題,是法律決定。」

至於是否擔心美方做法會驅使中國綁架更多外籍人士,莎琪不願以「人質交換」形容24日發展,僅強調釋放孟晚舟是美國司法部身為獨立機關做的決定,與康明凱、史佩弗案件沒有關聯。(編輯:林治平)1100928


白宮: 孟晚舟案純法律考量,美對中國與華為政策不變

2021年9月28日 美國之音 黃耀毅

白宮星期一表示,美國司法部與華為財務長孟晚舟達成的協議純促出於法律考量,美國要求中國對不公平貿易行為、侵犯人權負起責任的政策沒有改變,對華為的作法也沒有改變,而拜登總統曾在電話中向習近平關切兩位被拘押的加拿大公民。

中國在宣傳上一直將孟晚舟的拘押,跟兩位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及斯帕弗Michael Spavor的拘押,連結在一起,而現在有些美國國會議員也批評孟晚舟的釋放,是拜登政府對中國示弱。白宮發言人莎琪回應中國與國會議員的說法,強調這是法律案件,兩者是不相連的(there is no link)。

白宮發言人莎琪說:“我們的製度跟中國製度明顯不同,我們很了解。我們要清楚表明的是,這是由司法部達成的司法決定。司法部是獨立機關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或許很陌生,但它在本屆政府是獨立的。這是一個司法案件,由司法部宣布,我並不適宜進一步評論。”

2018年12月11號,在孟晚舟被拘留十天之後,當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經說過白宮已經跟司法部討論過孟晚舟案,而“如果認為這對達成史上最大美中貿易協議有利的話,有必要的話當然會介入。”

對於外界解讀這是否改變了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莎琪強調,孟晚舟案並沒有影響。

莎琪說:“有人解讀這代表我們的中國政策改變了,絕對不是那樣。這是一個司法決定,我們的政策及我們的政策走向,我們要中國負責的意圖,包括其不公平經濟行為、在全世界的脅迫行徑,及人權的侵犯,都沒有改變。所以是零影響。沒有人應該解讀這影響了我們實質的政策。這是一個司法案件,一個司法決定。”

拜登總統與習近平在9月9號通了90分鐘的電話,白宮發言人莎琪說,拜登總統在電話中除了向習近平關切康明凱與斯帕弗,也要求中國要讓任何無法離開中國的美國公民自由離開。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