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想聞玉井芒果香,阿川今夏曾經回過台南一趟,《憨川去兜位》EP12標題透露這樣的意思,乍然一看,滿頭霧水。
玉井是玉井,台南是台南,一個是草地(鄉下),一個是都市。知道玉井生產芒果,這和台南又有什麼關係?想聞芒果香,不去玉井,卻到台南,這不是很奇怪嗎?喃喃自語,突然靈光一閃,會意過來。抱歉,是我的錯。原來早就改制,玉井目前屬於台南,是我孤陋寡聞,忘了故鄉事。歹勢!
這個地方,小時候我們都以台灣話稱為噍吧哖,後來阮姉さん和兄さん(我一輩子都如此呼喚姊姊和哥哥)改稱為タマイ,我跟著改叫。漸漸的,地名開始有人以台灣話或中國話稱呼玉井。就像打狗、タカオ、高雄,每種稱呼都有人使用,這是許多台灣人的經驗。
回到《憨川去兜位》,一開始阿川就埋怨天氣太熱,想吃芒果,郵購就好,何必到此受罪?可能為了安撫情緒,小編拍馬屁說,「川哥,你今天帶的帽子好帥」。阿川開心了,喜孜孜的回說,「人帥,什麼都帥」,真好意思。不過這哪是帽子?這叫瓜笠仔,好不好?
找到要訪問的主人小崇,經過他的介紹,才知道玉井盛產的愛文品種,大量輸出日本,而且還是唯一品種,很受日本人歡迎。
小崇回溯歷史,提到很久以前,由荷蘭人從印度引進栽培我們過去食用的土檨仔,後來政府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引進愛文,在玉井栽培加改良,成為優良品種,自然,玉井因此成為檨仔的故鄉。
當然,台灣各地都種植芒果,特別是屏東、高雄,其中體積最大的金煌芒果,小崇說是高雄六龜黃金煌配種培育出的新品種,「金煌芒果」就是依他的名字,命名而來。
過去印度人同事曾告訴我,印度有500種以上不同的芒果。我google一下,發現印度種植了約1,500種芒果品種,其中包括1,000種商業品種,非常意外。
出國前,我在台灣吃過七、八種不同的芒果,一般市面看得到的以外,還有姆指大的,圓球形,扁形,南洋檨,類似小崇口中所說的芹蕉檨。多年過去,經過改良,相信現在台灣的品種更多。小崇提到一部分以外,應該有人可以補上遺漏的更大一部分。
通常這類節目都要準備和事先套好,但阿川和小崇的問答,不是很對盤,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不好。阿川實在太忙,我希望他用精神在更重要的地方。而且沒有套好的問答,更可窺見原貌。有興趣深入理解的網友,不妨共同參與,親自google。說不定這也是阿川團隊的原意。
談到「噍吧哖事件」,主角通常會提起余清芳、江定和羅俊等人,發生的地點西來庵。至於如何發展,如何結束,日本官方、終戰時期國民黨報告、近年民間研究,大概都有出入。當然,坊間傳聞也肯定不少,下面就說幾個故事,都是我親耳聽聞的。
第一個故事,事件發生時,一名女人緊緊抱著一個嬰兒,在森林中瘋狂地逃離,以躲避身後的「土匪」,突然嬰兒哭鬧,女人伸手封住嬰兒嘴巴,找地方躲避。待「土匪」離開,女人發現嬰兒已經氣絕身亡。
第二個故事,一個生於日本東京叫「坂井」的警察,奉派赴臺,任職噍吧哖支廳南庄派出所巡查。某日見一民女,驚為天人。後來雖然得知民女已有夫婿,又生有一女,依然執意娶其為妻。民女擔心若使不從,恐怕丈夫和幼女受到迫害,迫於淫威,只有屈從,改嫁坂井。但一起生活以後,纏足的新妻,每日穿著弓鞋在塌塌米走動,而且吃檳榔,邊嚼邊吐紅汁在塌塌米,弄得到處都顯髒亂,心想如此一來,日本警察會對她死心,放她走。日本警察卻沒有生氣,反而更加疼愛,兩人之間,到底生下一個男孩。
坂井在「噍吧哖事件」發生時,於南庄派出所遇害。
倖免於難,安然無事的男孩成長以後,考取辯護士(律師),又改從母姓,名叫湯德章。「二二八」發生時,在台南「石像」(大正公園)被中國人虐殺。該公園後來易名為「湯德章紀念公園」。
第三個故事。
1984年夏天,台灣三個作家鍾肇政(《魯冰花》、《台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埋冤.一九四七埋冤》)、楊青矗(《在室男》、《工廠女兒圈》)到我家小住。
鍾肇政彼此通信多年,李喬和楊青矗雖然心儀,都是頭一次見面。
當李喬得知我住台南楠西,興奮地說,為了寫書,他曾到台南西來庵和玉井一帶半個月,作田野調查。楠西和玉井相鄰,很近,他知道這個地方,在情理之中。但我離鄉多年,聽到鄉名,心情難免起伏。本來期待他多說一點,無如他和鍾肇政對看一眼,話題戛然而止。
多年後看到一篇文章,才理解那話題本來就沉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李喬當年異國作客,不多說也很正常。
從林濁水的《李喬變台獨的關鍵──蔣經國》一文得知,某年李喬曾應蔣經國之邀撰稿,打算以余清芳等人領導的噍吧哖抗日事件為題寫書。他並為此,帶著成大中文系學生到南化、台南西來庵、玉井、阿裡關、甲仙等地做了半個月田野調查,終於完成了他的小說《結義西來庵─噍吧哖事件》。
書成,被送去參加中山文學獎。複選84分,決選93分,都是第一名。最後「決審」卻剩下50分,落選。過程很奇怪,參加決審的鍾肇政事後告訴他,理由是人家認定他的書有「台獨思想」。
李喬說「這是本人首次耳聞台獨二字,我還蒙昧未知」。
鍾肇政指出問題所在,李喬被認定台獨,是因為他的書中有一個段落寫到和日軍血戰的余清芳,在虎頭山上豎了一面旗,旗上黑底白字「大明慈悲國」。國民黨認為這就是在宣傳台獨。
舉大明慈悲國就是台獨?可見當年國民黨對台獨有多麼杯弓蛇影。李喬惶惑了,也憤怒了。
行了,台獨就台獨,沒有什麼了不起。台獨的行列,憑空又多了一個李喬。不過他特別強調,他成為台獨,關鍵是蔣經國。
三個都是台灣人的故事,相信台灣各地,還有更多故事期待大家說出來。不知你有沒有想過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