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喊話國際事務不能壟斷 美俄中三角關係質變?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記者:夏小華

2025.02.24自由亞洲電台

中國外長王毅近日指出,國際事務不應由少數國家壟斷,保護主義不是出路,外界指王毅的話劍指美國。有分析認為,特朗普與普京談判使中國被孤立而產生危機感,擔心失去話語權。

王毅22日結束在歐洲、聯合國、南非等的訪問行程後,在回答中國媒體時表示,他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主張,在推進全球治理中,各國都有權平等參與、平等決策、平等受益,要尊重各國人民的自主選擇,厲行國際法治;國際事務不應再由少數國家壟斷,發展成果也不應再由少數國家獨佔。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王毅還說,大國要帶頭講誠信,講法治,堅決摒棄零和博弈,不應重拾叢林法則,在國際法上不能雙重標準。王毅並說,保護主義不是出路,脫鉤斷鏈,斷的是機遇;小院高牆,封的是自己。

學者:中方憂在俄烏和談上被美俄孤立 失話語權

俄烏戰事,王毅提到這3年,中方始終按照習近平提出的“四個應該”積極勸和促談,並和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發起成立“和平之友”小組。對最近和談的呼聲,王毅說,對話總比對抗好,和談總比打仗好,強調中方一貫主張透過對話協商、政治解決問題,還說:“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人,但中方沒有隔岸觀火,更沒有藉機牟利。”

臺灣的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宋國誠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特朗普上臺後發動的美俄談判,一開始就排除中國,中國現在有很強烈的孤立感、危機感。“中國覺得一方面很沒面子,一方面覺得不能夠發揮它作為大國的影響力。現在包括王毅、中國官媒,所有講話都酸溜溜的,它已經在俄烏問題上被排除話語權,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感。”

王毅:國際事務不應該由少數人來壟斷

宋國誠指出,王毅以“國際事務不應該由少數人來壟斷”作為反駁的話,這恰恰反照中共是始作俑者。

宋國誠說:“看他對聯合國、對各種附屬組織,用人事的收買不就是壟斷這些國際組織?他不是說南海90%都是他的?不就是壟斷南海的主權範圍?臺灣海峽,他說是他的內海,不也是壟斷嗎?這指責相當可笑,試圖壟斷國際事務的是中國。當一隻手指指別人,忘記四根手指指向自己,國際社會不會相信。”

旅美時事評論員蔡慎坤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則說:“這是中國的對外政策,常常對自己有利的,就用這些高大上的話語;如果對自己不利,就會拿出聯合國 、國際關係準則。”

不過蔡慎坤認為,中國的作為早已違背聯合國創立的初衷,再打這張牌已沒有意義。特朗普上臺後,國際關係面臨巨大的重構,他清楚,美國或西方現在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中國,不是俄羅斯。俄羅斯發動戰爭,把自己底牌全部暴露,成了沒落的所謂軍事國家,對西方還能構成多大威脅?也不現實。特朗普上臺第一件事就想“止戰”,深知俄羅斯擁有豐富能源,是中國最缺乏的。

蔡慎坤說:“一旦中國跟俄羅斯捆綁在一起, 國際社會的任何制裁對中國都沒有意義,形同虛設。我認為,特朗普是看到這個問題,所以他想盡快把中國跟俄國拆散。俄羅斯本身也不希望中國坐大,自己成為中國的小弟。”

蔡慎坤分析,俄烏戰打了三年,美國如果不再支持,歐洲也難挑大樑,這戰爭要再打下去顯然力不從心。儘管特朗普上臺後,口口聲聲說習近平是他的朋友,對習讚美有加,但他對中共的打擊和制裁一點都不含糊。

蔡慎坤說:“美國對墨西哥、加拿大加關稅,終極目標是對準中國而不是對這兩國。特朗普的團隊清楚,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百分之八十來自中國,要嘛這是貼牌的,要嘛是中國的企業在墨西哥生產的。去年中國的貿易順差接近一萬億美元, 美國的貿易逆差也是接近一萬億美元。”

蔡慎坤提到,中國這些年產業轉移、產業佈局,已經把很多中低端的產業移到東南亞、南美、 非洲。“這些國家出口,都是享受美國對這些市場的紅利,如零關稅或很低的關稅,使得中國的出口出現巨大的貿易順差。特朗普已明確地說,如果墨西哥不對中國的商品加徵高額的關稅,他就會對墨西哥繼續課以很高的關稅。他很清楚,如果不把中國轉移出的產業漏洞堵死,最終受害的還是美國。中國在生產製造享有低成本、低人權優勢,沒有其他國能替代。”

中俄都怕對方先倒向美國

蔡慎坤說,中俄之間互信不足,都怕一方倒向特朗普。俄烏戰爭過去三年,如果沒有中國跟俄國所謂肩並肩、背靠背的關係,俄羅斯早打不下去。中國通過軍民兩用產品和公開採購大量的原油,給俄羅斯提供戰略物資和資金支持。

特朗普將與普京舉行峰會前夕,央視24日報道,習近平與普京通話。路透社報道,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京向習近平介紹了俄美之間的接觸。克里姆林宮在聲明中說,習近平表示支持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的對話,並表示中國願意協助尋求烏克蘭衝突的和平解決方案。外界認為普京應是想取得習近平的諒解和信任。有外媒分析特朗普離間中俄,聯俄製中。

宋國誠分析:“中俄之間出現裂痕,這個裂痕是不是有一點故意在唱雙簧,或者演假戲來誘騙美國採取一個有利於俄羅斯的談判的立場?這也很難說。所謂聯俄抗中的說法,目前看來還不是那麼清楚。在俄烏戰方面,就普京來講,一定是要吃到嘴上的肉,才會去呼應特朗普的說法。”

宋國誠另指,在美中關係上看,特朗普想扭轉不公平的貿易格局,他反中的立場仍相當堅定,例如,美國國務院官網最近刪除了“不支持臺獨”,以及把PRC改成China等,以及他並沒有對跟中國徵關稅的事情有任何動搖或鬆動。

宋國誠說,美中俄的三角關係是未來國際政治非常主要棋盤,目前還言之過早,還不明朗。即便普京有可能倒向自由世界,甚至和美國聯合對付中國,可能也是非常困難的事。美俄之間的貿易,現在連五十億、三十億美金都不到,可是中俄之間的貿易額,已經超過了千億美金,且中國長期以地緣政治、戰略結盟的方式抵抗美國,美國在對俄談判中會採取什麼籌碼作交換?別忘了普京還是被全世界認為是狡滑的政客。目前國際情勢處於一種看來有點崩解的狀態。

美俄中三方目前在打心理戰

蔡慎坤認為美俄中三方目前處於在打心理戰的狀態,看最終誰先倒向特朗普。“因為中俄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存在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出入,畢竟俄羅斯的總統必須通過選舉,中國完全沒有選舉制度。更重要的,俄羅斯是東正教國家,是有信仰的,從歷史的淵源它是歐洲而不是亞洲的一部份。如果俄羅斯倒向亞洲,它就變成中國的附屬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力量就不復存在。一旦特朗普給他新的出路,他可能很快會跟中國劃清界限。”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