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樓火10死,當局否認封樓門還怪居民自救力弱,過度防疫阻救災引眾怒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年11月26日 美國之音

當局週五(11月25日)表示,中國西北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的一棟住宅大樓發生火災,造成10人死亡,9人受傷;當前嚴格的封控已經使該地區的許多居民被困在家中三個多月。當地官員對遇難者表示哀悼,但否認網民所說的起火樓房的樓門因防疫封控措施而被堵死的說法。當局還批評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

大火在周四晚上爆發,當地的氣溫在天黑後降至冰點以下。

據多家官方媒體報導,火焰從15樓蔓延到17樓,滾滾濃煙一直飄到21樓。大火花了大約三個小時才被撲滅。

報導稱,死亡和受傷都是由於吸入有毒煙霧造成的;被送往醫院的人都有望倖存下來。初步調查顯示,火災似乎是由15樓的一戶公寓臥室的插線板引發的。

一名流亡瑞士的維吾爾人對美聯社說,他從與鄰居的電話中得知,他的姨媽和她的四個孩子在大火中喪生。

“她是一個出色的女子,總是想著她的孩子以及如何善待和教育他們,”阿卜杜勒哈菲茲·穆罕默德·艾敏(Abdulhafız Muhammed Emin)在電話採訪中抽泣著說。“我的心真的碎了,我受不了了。”

為了執行清零政策以對抗冠狀病毒的傳播,新疆已經嚴密封控了三個多月了。最近幾週,中國一直在努力應對一波病例的增加。當局採取的輪流封控措施和嚴格的旅行限制影響了數億人的生活。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遠處一輛消防車的水弧無法擊中火勢,在網上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憤怒評論。有人說,消防車被疫情控制屏障或者車主被隔離後滯留的汽車堵塞;但消防車離得很遠的原因尚不清楚。

許多新疆居民對中國嚴厲的COVID-19控制措施感到沮喪。9月份,一些人報告說,由於食物運送不及時和稀少,他們一度必須挨餓。

新疆“是一個露天監獄,”穆罕默德·艾敏說。“中國政府不關心人們的生命。”

烏魯木齊市長買買提明·卡德在周六晚些時候的新聞發布會上向該市居民道歉,並宣布成立一個政府團隊調查火災的原因。

在新聞發布會上,烏魯木齊官員表示,因為該社區被指定為疫情“低風險區”,“自11月20日起,吉祥苑小區居民已經實行錯峰有序出戶下樓,在小區內活動,”火災逃生通道沒有被鎖死。

烏魯木齊天台區區長哈米提·買買提伊明說:“樓棟所在樓棟所有的住戶門單元門均未封閉,網上所傳’樓層門用鐵絲捆綁’的圖片,為移花接木,惡意拼接。”

當地官員還批評居民自救能力差。烏魯木齊的消防救援支隊長李文勝說:“部分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火災發生時未進行有效撲救和及時的逃生自救。”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李文勝還提到:“著火小區道路狹窄,私家車停放混亂,影響消防車快速到場處置。”

穆罕默德·艾敏對當局的說法提出異議,並且援引社交媒體帖子稱,由於COVID-19的封控,許多公寓居民被鎖在家中。

另一個帖子說,居民每天只被允許下樓幾個小時,不能自由出入大樓。美聯社無法獨立核實社交媒體帖子中的說法。

烏魯木齊最近並沒有發生重大疫情,週五這一天僅報告了977例病例,而且幾乎所有病例都是無症狀。然而,與中國許多地方一樣,擔心失去官職的地方官員傾向於採取更為極端的措施,以防止在其管轄範圍內爆發疫情。

在新疆的這場火災悲劇發生之前,中國中部河南省一家工業貿易公司發生的火災造成38人死亡;原因是電焊接火花點燃了棉布。

週一,河南省安陽市有四人因火災而被拘留。地方當局下令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以徹底根除潛在的危險。

社媒不停刪,網民不斷發:烏魯木齊致命大火引眾怒

2022年11月26日 美國之音 文灝

華盛頓— 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市的一場致命大火引發了網民們對封城措施的質疑。當市政府將部分原因歸咎為死者自救能力不夠強後,這股憤怒進一步加劇。儘管微博和微信等社媒不斷刪除和過濾有關討論,但網民仍然在有限的網絡空間內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公開表達不滿。

烏魯木齊市吉祥苑小區的一幢住宅樓11月24日發生大火,致10人死亡。儘管該小區離最近的消防局僅不到一公里,但大火還是在燃燒了近3個小時後才被撲滅。

事件發生後,不少網友發帖抱怨小區內消防通道被汽車堵塞,從而妨礙了消防隊的救援。有視頻顯示,消防車由於距離太遠,高壓水槍噴出的水無法到達發生火災的樓層。

另一個視頻顯示,消防車因為小區門口的一個路障被阻擋在外。烏魯木齊自8月起因疫情而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天封城,小區被封閉,許多居民無法自由進出住處。

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多個城市為控制疫情而封城,嚴格限制居民行動自由,卻不在同時保證物資供給和就醫便利,引起許多民眾的不滿。4月份的上海封城和9月份為“清零”而連夜將居民送往隔離點的貴州大巴側翻事件都讓越來越多人對中國的防疫措施感到憤怒。

不少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北京時間25日至26日深夜,已經有不少烏魯木齊民眾走上了街頭,前往政府大樓,揮舞著中國國旗,高唱國歌,要求烏魯木齊停止封城。

一段視頻裡,激動的民眾質問烏魯木齊市委副書記馬志軍何時解封。另一段視頻裡,市委書記楊發森對憤怒的民眾承諾,低風險小區明天解封,並將親自前往各個小區解決居民問題。

這些反應烏魯木齊實況的視頻依然在推特上被不斷轉發。但在微博和微信上,它們均已遭到審查並被刪除。


一位博主截圖了多個視頻被審查的提示,並配上文字“不允許活著”(No permission to live)。

當地時間25日晚,烏魯木齊市就這場火災舉辦新聞發布會。市長買買提明·卡德表示,火災發生的小區和大樓的住戶單元門並沒有被封閉,居民也可以輪流下樓活動。烏魯木齊消防支隊支隊長李文勝則稱,事發部分原因在於小區私家車停放混亂,導致消防車難以進入,部分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未能有效撲救火災,及時逃生。

烏魯木齊的官方說辭並沒有讓網民信服。相反,官員將責任歸結到死亡的居民身上更是引爆了網民的憤怒。

“真他媽牛逼,往死人身上追責,” 一條收穫上千點讚的評論寫道。

“太痛心了,我所熱愛的國家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這場發布會沒有歉意沒有同情沒有憐憫,只有冰冷冷的讀不通順的稿子,只有一味的撇清,”另一位用戶寫道。

“路是通的,是他們不跑,”一位網民諷刺地總結了官方的說法。

北京時間深夜,美國之音觀察到,熱搜話題“烏魯木齊1124火災事故發布會”下的貼文遭到了過濾,幾乎只顯示認證賬號和官方賬號(黃V和藍V)發布的內容。但就算如此,每分鐘依然有十多條新貼文出現,內容多是對官方說法的不滿。三至五分鐘內,每一條貼文都能收穫上百個點贊。

然而,在微博的熱搜榜上,這個話題卻一直卡在第四位,無法一些超過閱讀量和討論度遠沒有其高的話題。

到記者截稿為止,“烏魯木齊1124火災事故發布會”擁有7.7億的今日閱讀量。而前三名有關吳亦凡、世界杯、中國空間站的熱搜話題各自閱讀量分別只有1.2億、1970萬、5057萬。

早些時候,另外幾條和烏魯木齊大火有關的熱搜話題也都無法攀登上熱搜榜的前幾位,儘管這些話題的閱讀量遠高於那些在它們之上的話題。這也引起了一些網民的質疑。

“新浪,你們是按照什麼來排熱搜順序的,” 一位博主問道。

“真的噁心透頂了,下地獄吧,你們就這麼搞輿論遊戲,”另一位博主寫道。

連中國歌手張靚穎也為此發聲:“熱搜第一不代表關心,不熱搜第一不代表不痛心。”這條微博目前已被刪除。


微信上的相關審查工作也在馬不停蹄地進行著。包括《通路不跑》、《你能想到的壞事都會發生》等多篇和此次事件有關、質疑政府說法的公眾號文章已經被刪除。

隨後,一些用戶開始轉發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的一篇講話,標題是《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同時,兩篇行為藝術式的文章也受到大量轉發。其中一篇文章完全由黑色方塊代替文字構成,每一個方塊都代表一個被審查了的字。另一篇則是從標題到內容都只重複一個字:“對”,表達對當局只允許支持聲音的不滿。

這樣的行為藝術也出現在了微博上。烏魯木齊發布會引發眾怒後,《環球時報》特約評論員、前主編胡錫進發表了他的看法。他表示理解民眾的不滿,但稱政府和民眾的目標是一致的,只要政府調整政策,很多問題都將被解決。

貼文發出不久,下方被點贊最多的評論寫著:“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胡錫進隨後關閉了評論。

今年以來中國廣泛發生的封城措施以及導致的社會事件讓越來越多的網民們意識自己隨時可能成為下一個政府濫權的受害者。

“我在凌晨轉運的大巴上,我也在起火密閉的高樓裡。我死於非命,他們卻勸我安息,”一條收到上萬點讚的微博評論寫道。

“十個人裡面,好像沒有我,好像也有我,”一位網民說。

“我睡不著,我不能停止發聲,因為我知道有人發不了,”另一位用戶說。

“別問當代為什麼沒有魯迅了,當代魯迅應該在一個小房間裡,”有人嘲諷地寫道,映射中國對批評言論的打壓。

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泰蘇在推特上評論說:“如果你在關注烏魯木齊大火之後中國社媒上的巨大爆發的話,你也許會有一種夢迴2020年3月李文亮事件的感覺。只不過這一次,(中國)政府或許無法那麼容易地把形勢逆轉了(put the genie back in the bottle)。”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