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中央社紐約4日綜合外電報導)最新調查發現,物價持續上漲、民眾普遍擔心總統川普關稅措施的影響下,美國絕大多數成年人對食品雜貨支出至少都感受到一些壓力。
根據美聯社與美國民意研究所公共事務研究中心(AP-NORC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Research)調查,所有美國人之中,約半數認為食品雜貨支出是目前生活的「主要」壓力來源;有33%認為是「次要」壓力來源。
只有14%認為這不構成壓力來源。這凸顯多數美國人在日常必需品方面持續感受到的普遍性焦慮。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民眾也廣泛感受到其他經濟壓力因子,例如住房費用或存款餘額,但美國年輕人感受尤深,畢竟他們不像較年長的群體較可能擁有大筆儲蓄或自有房產。
這項調查也發現,45歲以下的美國人之中,約有4成聲稱在娛樂、餐飲,以及食品雜貨或醫療照護等日常開支方面消費時,曾使用所謂「先買後付」的服務。
根據調查,家戶年收入不到3萬美元(約新台幣90萬元)的美國人屬於收入最低的群體,其中有64%認為食品雜貨支出是「主要」壓力因子。相較之下,家戶收入達10萬美元以上的人之中,約4成有同樣想法。
但即使在收入較高的群體,也只有2成完全不擔心食品雜貨支出。
住房是美國成年人擔心的另一個大問題,此外還有存款、收入和醫療保健費用。
約3成的人說,信用卡債務是「主要」壓力來源;約2成的人說,他們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兒童照護費用和學生債務。
為了應付高額支出,有些人開始改變生活方式。在田納西州一所復健醫院從事接待工作的勒許爾(Shandal LeSure)每年收入在8萬5000美元到10萬美元之間,43歲的她說,她開始在比較便宜的商店採購食品雜貨。
她說:「這是一種調整。有時候品質是沒那麼好。」(譯者:曾依璇/核稿:蔡佳敏)1140805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