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自由亞洲電台
長江今年第2號洪峰以每秒六萬立方米的流量進入三峽水庫,三峽水庫水位超過163米。目前,三峽大壩洩洪速度達每秒3.7萬立方米。中國官媒首次間接印證三峽大壩存在變形,稱其“主要參數在正常範圍”,但未公佈數據。
18日8時,長江三峽水庫入庫洪峰流量高達61000立方米每秒。據《楚天都市報》報導,19日14時,三峽入庫流量退至53000立方米每秒。78小時內,三峽水庫累積攔蓄洪量約60億立方米,水庫水位漲至163.88米。
上週五開始,湖南洞庭湖區、江漢平原、漢江中下游、武漢、鄂東北等地區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積面雨量在30至90毫米之間。洞庭湖水位又再暴漲,16個水文站超出警戒水位。長江中下游幹流全線超出警戒線近兩個星期。
防洪策略是犧牲小城保主要城市
武漢居民李小姐本週一(20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說:“現在江灘的路燈已經被水淹沒了,看不見了。江灘的大門口堆積了很多沙袋,江邊的會所,酒吧現在都泡在水里了,大壩邊上都是24小時輪班。現在要犧牲周邊的一些縣城,先保住武漢。周邊的縣城的人,全部要轉移。”
安徽防汛形勢相當嚴峻,當地將防汛應急響應上調至最高的第一級。長江、淮河兩大流域都流經這個省。淮河幹流王家壩至正陽關河段超過警戒水位。安徽在長江的支流滁河兩處爆破洩洪,將河水引入兩個蓄洪區。
合肥同大鎮政府大喇叭廣播撤離
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政府防汛指揮部本週日(19日)向居民發布命令:“鎮防汛救災指揮部命令。從即日起,本鎮範圍內12.5米高層以下的所有人員,防汛搶險救災人員除外,務必立即轉移至安全地帶親友處,並隨身攜帶貴重物品和生活必需品,留守人員務必提高警惕,關注廣播通知,服從鎮防汛指揮部統一指揮。做好撤離準備。”
江西省九江市的水位仍超出警戒約兩米,武警和士兵都堆起沙包,加固堤壩。此前江西鄱陽縣昌洲鄉中洲圩發生潰堤,決口長達188米,昌洲鄉15個行政村被淹,萬餘名居民需緊急撤離。經過搶修,堤壩與上週六修復合龍。
江西災情已超越1998年洪水
江西居民劉女士對本台說,當地災情相當嚴重:“我們江西水災損失好大,九江好多的房子被水沖走了,比1998年的洪災還要嚴重,兩個消防官兵被洪水沖走了。我看到好多村被水淹了。”
江蘇南京亦成為一片澤國,多個居民社區被淹浸。在江甦的太湖,已連續22天超過警戒水位。江蘇常州居民張建平對本台說,受三峽水庫洩洪,下游決堤及特大暴雨影響,太湖水位持續高漲:“從安徽蕪湖、銅陵,一直到江蘇南京,到處都是災情。太湖邊水位也過了警戒線。湖州七星級酒店都被水淹。按照目前的氣象預報,下一步淮河流域就很危險了。所以現在中國的水災不容樂觀。”
官媒指三峽大壩位移但指標正常
官媒間接承認三峽大壩位移、變形等情況。新華社上週六報導,三峽樞紐運行部門監測記錄顯示,大壩位移、滲流、變形等主要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大壩擋水建築物各項安全指標穩定。但並沒有提及移了多少及大壩滲流、變形的程度。有網民嘲諷道,某人得了癌症,但各項癌症指標均在正常範圍內。
對此,張建平說:“三峽大壩根本起不到防洪、抗旱的作用,它破壞了幾萬年,甚至數十萬年形成的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導致近幾年經常性的洪澇災害。三峽大壩如果不趁早拆掉的話,庫底越來越高,淤積愈來愈嚴重,到最後你都不知道怎麼處理。”
旅居德國的中國水利專家王維洛不久前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三峽大壩不具備防洪能力。他分析,中國潰壩率高的三大原因:50%來自大壩的設計錯誤,比如庫容設計太小、低估暴雨影響;40%來自工程質量太差,10%則是運行出錯。
記者:喬龍
習近平洪災疫情都先隱身 何時露面視察受矚目
2020/07/20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長江流域豪雨洪災持續逾1個半月,且向北方淮河流域蔓延。但外界注意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除作出2次相關指示外,迄今並未如前任的江澤民、胡錦濤般出面視察災情,引起議論及揣測。
有人因此將習近平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中的表現作對比,直指習近平在疫情爆發後不短的時間內,同樣僅作出指示並未現身,也因此引起質疑。之後才先從北京開始視察疫情,再前往疫情核心的武漢視察。
也有人認為,近來中共領導人公開露面次數減少,是否與「北戴河會議」已開始舉行有關。然而,李克強、栗戰書等中共政治局常委,不久前還分別在貴州、廣西等省區視察,因此無法作為習近平迄未視察洪災的解釋。
5月底起,長江流域及華南各省區先後進入雨季,並自6月初陸續降下豪雨,災情逐漸從點到面擴散。中國官方在6月下旬即坦承,豪雨已在26個省區產生災害,其中包括長江流域的洪災。
同一時間,長江上游洪水不斷湧向三峽大壩,水位在6月21日升到147公尺,高出防洪限制水位2公尺,立即引起海內外關注。除了關注壩體結構安全,更擔心中下游廣大地區能否承受得住當地雨勢,以及大壩一旦洩洪雙重因素帶來的洪水。

在輿論關注下,習近平首度對洪災發出公開指示是在6月28日。當時他說,6月以來江南、華南、西南豪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且進入主汛期,「一些地區汛情嚴峻」。相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指導相關地區做好防汛工作。距離這波洪災開始已逾20天。
7月12日,長江水位持續高漲,習近平第2度對此作出指示,直指長江、淮河及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水位超過警戒線,部分省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各有關部門要在救災同時「精心謀劃災後重建」,且要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習近平7月17日主持中共政治局常委會議。據報導,會議強調中共中央高度重視今年的防汛救災,並指習近平早在5月19日在主持政治局常委會議時,就要求「高度重視今年汛期長江中下游汛情」。
這一會議,距離洪災發生已有1個半月,中國中央及地方也已發出各種類別、等級不同的災情警示。而媒體對各地洪災的報導也已成篇累牘,且不再諱言長江、淮河等水系許多河段水位已遠超出警戒線。
但到目前為止,在公開報導中,只看到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7月6日,藉由綜合考察貴州省民生情況的機會,前往江口縣山區一處遭山洪沖毀的民宅視察的消息。畫面中,李克強跳上毀壞民宅,鞋子上沾滿泥巴,符合中共一貫宣傳的領導人親民形象。
至於專門視察洪災的行程,無論習近平還是李克強的行程,目前仍然付之闕如。因此,一些中國民眾開始想起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胡錦濤,分別巡視1998年、2007年洪災的情景。當時,江澤民曾駐守在長江大堤指揮救災,胡錦濤巡視的則是當時被形容「百年不遇」的重慶洪災。
在此情況下,習近平在汛情發生後一個半月未曾露面視察,便引起注意與議論。這段時間,中國網路上不時出現江、胡當年視察照片,下方則寫著「不多說」的貼文。
有評論指出,習近平在武漢肺炎1月20日疫情公開後許久,才於3月10日首度在北京露面視察。但他卻在1月28日就向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當面強調「我一直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防疫工作。因此,這可作為習近平在洪災發生後1個半月尚未露面視察的參照。
另一種聲音認為,目前長江洪災未平,淮河洪災又起,習近平也許可能要到洪水趨緩,且救災行動到一定階段後,才會出面視察。倘若如此,距離汛情發生便可能接近2個月,並不能消弭外界的對照與議論。
有中國海內外學者對習近平的表現不約而同解釋,習近平掌控中共至高無上的權力,集決策於一身。但疫情、美中關係、國際處境、香港等問題,讓習近平陷入「決策疲勞」及「執政困難期」,或許可能產生逃避及恐懼心態。
由於迄未視察災情,視面對長江、淮河洪災南北夾擊,習近平何時現身,恐將和武漢肺炎疫情般,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揣測。(編輯:邱國強/張淑伶)1090720

因替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被判處4年9個月徒刑。(ODD-ADNERSEN-Pool-via-路透社)-218x150.jpg)
congress-218x150.jpg)
-218x150.jpg)
-218x15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