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理事會主席12/1訪北京 官員透露台灣為重點議題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11/25

(中央社布魯塞爾24日綜合外電報導)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將於12月1日赴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官員表示,此行重點議題在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世界構成的威脅,以及中國本身對台灣的威脅。

法新社報導,米歇爾(Charles Michel)推文宣布訪問行程時表示:「我們將討論全球挑戰,以及攸關共同利益的主題。」

官員們說,代表歐盟各國領導人的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米歇爾幾個月來嘗試安排與習近平會談,上週20國集團(G20)峰會終於確定日期。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一名歐洲官員匿名表示,歐盟各國領袖已授權米歇爾與中國對談。

官員說,中國不提供武器給俄羅斯、不協助莫斯科規避歐美經濟制裁,對歐洲而言至關重要;而在台灣議題方面,當前局勢有「化解衝突」的必要。

他表示:「關鍵在於,規則是國際秩序的基礎。」

「我們希望向中國傳達的是,我們需要一個讓聯合國(UN)處於中心的世界,而俄國侵略、台灣可能發生衝突都是真正的危險。」

至於經濟方面,這名官員說,米歇爾將試圖找尋方法來降低歐洲對中國的貿易赤字。

習近平掌權下的中國變得愈來愈獨斷,當前歐盟各國正熱切討論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美國力促西方盟邦共同抗中,但若干與中國有重要貿易關係的歐盟成員國拒絕把全球事務分成2個陣營。(譯者:楊昭彥)1111125

歐盟理事會主席12/1會習近平破冰 兩人互動備受關注

2022/11/24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24日專電)歐盟理事會今天宣布,主席米歇爾將於12月1日赴北京與習近平會談。在中方先前片面取消米歇爾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致詞,且G20期間習近平跳過他而分別與歐盟國家領導人會面後,兩人互動備受關注。

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發布新聞稿證實數家外媒對於米歇爾(Charles Michel)下週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報導。這將是繼德國總理蕭茲(Olaf Sholz)月初的北京行之後,第2位到中國訪問的歐盟區領導人。

歐盟理事會指出,這次訪問將依循10月歐盟高峰會對歐盟與中國關係的戰略性討論。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昨天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透露了那場閉門會議的幾項共識,包括與中國持續貿易與溝通、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以及歐盟各國必須在歐中關係的所有面向採取團結一致立場。

理事會表示:「在緊張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下,這次訪中為歐盟與中國交往帶來一個及時的機會。雙方領導人將會討論全球面臨的挑戰課題,以及彼此有共同利益的領域。」

由於中國始終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加上先前對新疆、香港的人權迫害,對立陶宛支持台灣而以貿易懲罰,以及升高對台灣軍事威脅等行為,使得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持續處於低點。

正如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昨天在議會的發言,4月歐盟與中國的高階會談淪為「聾人間的對話」,也就是雙方各說各話沒有交集,歐盟尤其對北京在俄烏戰的立場失望;在20國集團(G20)峰會,習近平則不願與歐盟的代表會面;在埃及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上,中國站在歐盟主張的對立面。

包瑞翰說:「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正處於非常低點,肇因於中國自大的舉動和野心。不幸的是,許多盟國還沒有把從俄國經驗學到的教訓用在中國上。」他批評德國、法國、西班牙這幾位各自與習近平會談的歐盟領導人「把狹隘的自我利益擺在第一」。

米歇爾因4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預錄致詞中,批評了俄國侵略烏克蘭並提及歐盟應降低對中依賴,被中方無預警取消致詞,加上歐洲政壇原本預期米歇爾將在G20與習近平會談,後來也沒發生,反而出現習近平跳過他這位歐盟名義上的共同代表,也不理會同樣出席G20的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卻「各個擊破」歐盟國家領導人。

因此,北京對歐盟的連串高調甚至高姿態事件,讓歐盟面對中國如何保持一致立場的話題,最近變得十分敏感。米歇爾這次訪中,一方面是試圖建立歐盟對中政策團結的象徵意義,另一方面,他與習近平會談的內容和態度,能否維持既友善,又避免先前蕭茲訪中時被批評的低姿態,在在考驗這位比利時前總理的外交手腕。(編輯:黃自強)1111124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