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外交政策代表批評中國對歐盟“分而治之”,呼籲各國團結應對北京分化企圖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中國企圖分化歐洲 歐盟外交政策代表示警各國

2020/05/16

(中央社布魯塞爾16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EU)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批評「體制競爭對手」(systemic rival)中國,並敦促歐盟在面對北京企圖分化歐洲時,維持「集體紀律」。

法新社報導,波瑞爾(Josep Borrell)在歐洲各大媒體昨天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抨擊中國。波瑞爾表示,中國並未像歐洲一樣,尊重人權、網路安全或海洋法。

曾任西班牙外交部長的波瑞爾寫道:「制定歐盟面對超級強權的聯合方針,絕非易事。」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中國的情況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搞分化時不會手軟。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歐洲人必須維持必要的集體紀律。」

波瑞爾提到去年3月歐盟發布的「歐中關係戰略展望」(EU-China–A strategic outlook)文件內容。這份文件將中國定位為追求科技領導地位的「經濟競爭者」、推動另一種治理模式的「體制對手」,以及「跟歐盟有緊密一致目標的夥伴」。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大流行,使歐盟面臨更嚴峻困境。疫情爆發初期,歐洲曾低調向疫情發源地中國提供援助。

但當疫情中心轉移至歐洲,中國卻大張旗鼓宣傳自己提供口罩及其他防護裝備給歐洲,出乎歐盟意料。另外,布魯塞爾當局也被指控未盡力幫助歐洲各國。

波瑞爾抨擊中國上述做法,他指出,在當前疫情危機中,避免「將緊急醫療援助政治化」是至關重要的,並敦促歐盟各國不要太天真。(譯者:李宛諭/核稿:陳彥鈞)1090516

歐盟最高外交官批評中國對歐盟“分而治之”

2020年5月16日 美國之音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指責中國試圖利用歐盟27個成員國的不同觀點為自己的目的服務,謀求中國自己版本的“多邊主義”。在北京謀求修補因新冠病毒造成全球衛生危機而受損的國際形象之際,歐盟官員批評中國官員針對歐盟各國發起宣傳及故意散播虛假信息的攻勢。

據香港英文的南華早報星期六報導,曾任西班牙外相、歐洲議會議長的現任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在歐洲幾家報紙星期五發表的文章中,敦促歐盟在中國利用其成員國外交分歧謀利之際,保持必要的統一立場。

博雷利表示,建立對超級大國的統一歐盟立場從來都不是容易的,在中國問題上毫不例外。他說,團結是歐盟發揮影響力的先決條件。

報導還表示,博雷利說,信任和互惠是歐盟與中國關係的“必要成分”。而他質疑北京堅持講述自己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為他國提供援助的努力。

博雷利指出,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惡化,歐盟與中國關係的變化加劇。他說,雙方都曾向對方提供醫療援助,但是,中國祇確保全世界都知道它援助他國。

博雷利強調,關鍵是雙方都應當展現相互幫助和國際團結,而避免將緊急醫療援助政治化。

在博雷利發表這些評論之際,正值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周五與歐盟成員國之一的匈牙利的總理歐爾班電話交談。習近平強調中國堅定支持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努力。

報導表示,歐爾班在通話中沒有提及歐盟,卻集中討論北京倡導的“17加1”平台,即17個東歐及中歐國家與中國。歐盟則認為這一平台是北京分而治之的又一個例證。

報導還稱,歐爾班還對中國對“多邊主義”承諾提出質疑,強調中國謀求的多邊主義與歐盟主張的不同。他表示,中國的立場是以國家為中心,而歐盟的則是基於尊重基本人權和自由的多邊利益攸關者的模式。

在世界貿易組織問題上,歐爾班表示,中國稱堅決支持世貿目前的模式,包括分歧解決體系,而行動上對世貿急需的有意義的改革沒有表現出準備做多少事情。

歐盟呼籲各國團結應對中國分化企圖

2020-05-16 自由亞洲電台

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爾(Josep Borrell) .(public domain)

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爾(Josep Borrell)5月16日敦促歐盟各會員國,在面對中國致力分化歐盟內部時,維持集體紀律。

在博雷爾發表這篇文章之前,過去幾週,歐盟與中國的關係遭遇困難,布魯塞爾也遭指控屈服於來自北京的壓力。

歐洲各大媒體都刊登了博雷爾的這篇評論文章,批評系統性競爭對手(systemic rival)中國。他指控中國試圖利用歐盟27個成員國中不同的觀點為其所用,並在國際上促進中國式的“多邊主義”。博雷爾表示,必須承認,歐盟和中國對多邊主義的態度是不同的,例如在普遍性和維護和平方面,中國並沒有像歐洲一樣,尊重人權、網路安全與海洋法。

博雷爾的評論文章寫道:制定歐盟對抗超級強權的聯合方針,絕不是容易的事情。對中國的關係也同樣如此,而且,中國分化歐盟絕對不會手軟。對歐洲人來說,可以肯定的是,必須維持必要的集體紀律。他強調,歐盟各會員國必須基於對中國戰略意圖的真實評估與歐盟的共同利益,攜手向前邁進。

博雷爾在評論文章裡,提到去年3月布魯塞爾發布的《歐盟-中國:戰略展望》(EU-China Strategic Outlook)報告,將中國定位為促進替代性治理模式的系統性競爭對手、經濟競爭者以及與歐盟有著緊密和共同目標的伙伴。

博雷爾最近也重申這個概念,他說,“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這沒有什麼新意。我所說的是,我們不僅必須將其視為系統性的競爭對手,而且還應將其視為重要的合作夥伴,競爭對手,貿易夥伴……我們的關係很複雜。”

博雷爾認為,自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中歐關係的變化加速了。他舉例,在疫情中儘管雙方都曾向對方及世界的其他地方提供過醫療支持,但中國卻大張旗鼓的宣傳,確保讓其對外援助的形象世人皆知,歐盟卻相對保持低調,歐盟因此被控為歐洲人做得太少。

博雷爾反擊中國的做法,表示在當前的疫情危機中,應該避免將醫療緊急援助政治化,並敦促歐盟會員國不要太過天真。

博雷爾還要求中國負起疫情的相關責任,並呼籲進行獨立科學調查,以避免全球再度面臨類似危機。

針對國際社會不相信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未能及時分享疫情信息,以及中國拒絕國際獨立調查的問題,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4日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台(Sky News)專訪時表示,中國支持在適當時候對疫情進行回顧和總結。他說,“當前國際社會的首要任務是抗擊疫情。我們支持在適當時候對疫情進行回顧和總結,但必須由世衛組織牽頭開展,必須是國際性的。”

繼美國和澳洲要求對武漢肺炎中國疫情起源展開調查後,博雷爾代表歐盟再度表態,還要求北京應該要發揮與其大國地位相稱的作用,如同歐盟,減少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因為這些國家在疫情期間受害最深。

記者:蔡凌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