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 法廣
丹麥在北極的格陵蘭島周三舉行大選,左翼環保黨人領先。這個因紐特人Ataqatigiit黨明確反對在該島南端開採稀土和鈾礦。島上政治格局的改變對中資企業在該島的開礦項目是個壞消息。
據法新社發自努克的消息,4月7日公布的格陵蘭島議會選舉結果顯示,一個左翼環保主義政黨領先。這為丹麥北極地區一個有爭議的稀土和鈾礦項目敲響了喪鐘。該項目一直是這次競選的辯論的核心爭議。
一直處於反對派地位的因紐特人Ataqatigiit黨(IA)這次以36.6%的選票戰勝了自1979年格陵蘭自治以來,一直主導該島政治的社會民主黨(Siumut),領先2000票。後者支持中資控股的公司在南端的寬納-斯特山開採稀土和鈾礦的項目。
據介紹,中國盛和資源控股公司擁有的澳洲格陵蘭礦業公司,眼見在格陵蘭島10來年的經營可能要泡湯。該公司原本希望未來每年在該島開採500公斤鈾礦。
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Po)研究極地的學者莫萊德(Mikaa Mered)指出,格陵蘭島的”選民發出非常明確的信息:那就是他們不會以犧牲環境來為經濟服務”。
在因紐特人Ataqatigiit黨沒有取得絕對多數的情況下,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個黨聯合一兩個小黨,組成執政聯盟。
選舉結果公布後,在各黨領導人聚集的一個電視辯論中,因紐特人Ataqatigiit黨領導人穆特-埃格德(Mute Egede)感謝了選民,他並宣布在組建聯合政府前 “探討不同形式的合作”。
因紐特人黨Ataqatigiit強烈反對開發領土南端的寬納斯特山Kuannarsuit鈾和稀土礦床,認為環境風險太高,特別是放射性廢料的風險太大,並打算停止這個項目。這也是引發2月的政治危機,導致提前選舉的原因。法新社說,這個採礦項目可能在今年六月初全民公投後被終止。據公布的一項民調,63%的格陵蘭島居民反對開礦項目。
34歲的因紐特人Ataqatigiit黨魁穆特-埃格德是在靠近寬納斯特山礦脈的Narsaq村長大的。他家鄉有1000多名居民,其中大部分反對開礦。穆特-埃格德在那裡得到67,7%的支持率。
穆特-埃格德承諾將將簽署巴黎氣候協定。格陵蘭是極少數沒有批准巴黎氣候協定的地方。
格陵蘭島是丹麥在北極圈內的領地。這個比法國大四倍的島嶼,除了極南端一小塊地方,全年都處在冰封之中。島上居民只有5萬6千人,絕大多數是因紐特人。丹麥在1979年宣布格陵蘭島自治30年後,又在2009年給予該島居民更多自治權,讓他們自行管理豐富的稀土和鈾礦資源。
有分析指出,隨着地球氣候變暖和俄羅斯與中國在北極圈的活動加劇,格陵蘭島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以至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2019年向丹麥提出購買格陵蘭島的要求。這個要求立即受到丹麥女首相弗雷德里克森 (Mette Frederiksen)的拒絕。
格陵蘭最大反對黨贏得選舉,將叫停中國作為最大股東的稀土開採項目
2021年4月8日 美國之音 黎堡
華盛頓— 位於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星期二(2021年4月6日)舉行了一次備受世界關注的選舉。觀察人士們普遍認為,選舉結果將對具有戰略意義的稀土供應以及美中大國競爭產生重要影響。
這次選舉的一個中心議題是要不要授權澳大利亞格陵蘭礦業公司開採南部一個大型稀土礦場。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是中國稀土巨頭盛和資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執政的前進黨主張為這個採礦項目開綠燈,為格陵蘭最終脫離丹麥的統治打好經濟和財力基礎。

但是主要反對黨、左翼的因紐特人共同體認為這個開採項目將對環境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
計票結果顯示,因紐特人共同體得票最多,獲得了37%的選票,超出前進黨取得的29%的選票,因此贏得了與其他較小政黨組成執政聯盟的資格。
投票結果公佈後,因紐特人共同體領導人對丹麥一家媒體說,“格陵蘭人已經發聲,科瓦內灣礦產項目不會得到批准。”
分析人士們認為,雖然這個大型稀土開採項目可能擱淺,但是格陵蘭這次選舉引發世界關注,顯示北極圈內這個人口不到5萬7000的島嶼因為全球氣候變化正扮演越來越大的角色。
意識到格陵蘭的稀土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重要,及其在美中大國競爭中潛在的重大角色,
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2019年曾提出購買格陵蘭的想法,但這一提議被丹麥和格陵蘭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