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14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4日電)前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天為學倫爭議紛擾向社會致歉。他說,對中華大學一案,尊重教育部訴願審議委員會的決議,後續不再進行行政訴訟。此外,林智堅稍早已委由辦理訴願的律師,發文給教育部,撤回針對台灣大學學位的訴願。
中華大學認定林智堅論文抄襲,撤銷碩士學位。林智堅不服提出訴願,教育部2月2日駁回並認定中華大學無違法或不當。至於林智堅台灣大學論文訴願案的進度,訴願審議委員會正依相關規定辦理中。
林智堅晚間透過臉書表示,上週民進黨內中執會通過未來學術倫理的審議機制,他也做出以下決定,希望不要因為個人的因素,持續造成社會的紛擾,也對這陣子的紛擾向社會大眾致歉。
他說,關於兩所學校碩士學位的訴願,首先對中華大學一案,他尊重教育部訴願審議委員會的決議,後續也不再進行行政訴訟。
林智堅並說,今天稍早已委由辦理訴願的律師,發文給教育部,撤回針對台灣大學學位的訴願,希望校方、老師、學生以及校友不再因此受到學術以外的干擾,讓校園環境回歸寧靜,也讓社會大眾的焦點回歸國家治理本體。
林智堅表示,這段期間的自我反省,也深刻感受社會大眾的期待,自覺在職專班就學期間多有不足,論文寫作上也有瑕疵,他要再次向社會大眾表達歉意。
他說,接下來的這段期間,無論是面對因選舉而起的官司訴訟,或是新竹市發展的議題討論,對他而言將是段轉為自我檢討以及自我進修的日子;希望一切公眾事務的討論回歸正軌,也回歸國家發展和城市治理的正題,避免因他個人的問題,成為投身政治領域者的困擾,更不希望成為對手政黨持續攻擊民進黨的議題。
林智堅說,他今年47歲,過去有22年的時間都投入在公共事務上,因緣際會進到了公共服務的領域,一路走來受到許多前輩的提攜、指教,並且在市民的支持之下,有機會為自己家鄉服務,內心充滿無限的感謝,卸下市長的身份,面對接下來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自覺仍有許多不足,未來會持續精進學習。
他說,深切感受到,雙親年事已高,孩子也進入學習階段,將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特別感謝這一路以來默默支持和關心的朋友,也謝謝給予批評和指教的人,期盼這個紛擾能在這個決定後盡早落幕。(編輯:蘇龍麒)1120214
陳明通尊重林智堅撤台大學位訴願 憂全案含冤莫白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溫貴香台北14日電)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決定向教育部撤回對台灣大學學位的訴願。前國安局長陳明通今天說,尊重林智堅個人意願,但他深知此舉勢將使林智堅含冤莫白,因此公開他以林智堅輔佐人身分參與教育部訴願案時,提供給教育部的資料。
林智堅今天為學倫爭議紛擾向社會致歉。林智堅說,對中華大學一案,尊重教育部訴願審議委員會的決議,後續不再進行行政訴訟。此外,林智堅稍早已委由辦理訴願的律師,發文給教育部,撤回針對台灣大學學位的訴願。
林智堅指導教授陳明通晚間透過律師陳昱龍發出聲明表示,林智堅決定向教育部撤回訴願一事,他擔任林智堅碩士指導教授,尊重林智堅個人意願,但他深知此舉勢將使林智堅含冤莫白,且事涉台灣大學學術倫理爭議,因此公開他以林智堅輔佐人身分參與教育部訴願案時,提供給教育部的說明與資料。
聲明表示,比對林智堅、余正煌論文寫作時序與寫作進度,俾使社會公眾得藉資料釐清論文爭議真相、還原事實始末,以期還諸林智堅一個遲來的正義與公道。
陳明通在「輔佐人致教育部訴願委員會補充說明」中指出,余正煌並非其碩士論文核心部分之原始創作者;余正煌論文寫作過程出現了困難;他將指導林智堅的研究設計提供給余正煌參考。
陳明通說,事實上是余正煌參考了林智堅的創作成果,但林智堅並無抄襲余正煌的論文,台大學倫會的判決實為一大冤案。(編輯:蘇龍麒)1120214
公開訴願資料 陳明通:不能讓林智堅含冤莫白
2023/02/15 自由時報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前新竹市長林智堅14日晚表示,尊重教育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對其中華大學學位的決議,將不再提行政訴訟,並撤回對台灣大學學位的訴願。其台大國發所指導教授陳明通稍早表示,此舉勢使林智堅含冤莫白,因此他要公開自己提供給教育部的說明與資料,還原事實始末,並重申,余正煌並非其碩士論文核心部分的原始創作者。
陳明通透過律師發表聲明表示,對於林智堅決定撤回訴願案,他擔任其指導教授,謹尊重其個人意願,但他深知此舉勢使林智堅含冤莫白,且事涉台灣大學學術倫理爭議,因此他要公開自己以林智堅輔佐人身分參與教育部訴願案時提供的資料。
陳明通指出,相關資料完整陳述、比對林智堅與余正煌論文寫作的時序與寫作進度,俾使社會公眾得藉此釐清論文爭議、還原事實始末,以期還林智堅一個遲來的正義與公道。
根據陳明通昨天提供教育部訴願委員會的補充說明,當中提及,余正煌向台大學倫會舉證的7個論文寫作進度版本,但最初論文寫作版本,沒有一個字出自余的手筆,完全是他為了協助學生在畢業期限內完成論文口試所,為台大國發所客製化的論文寫作「公版」,並於2016年1月5日當面email給余,論文架構、章節安排、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分析工具,以及17個統計表格,都是其創作。
陳明通指出,余正煌雖然獲得論文寫作底稿,但對一個選舉實證研究領域的初學者而言,仍出現寫作困難,在收到底稿後將近1個月,余正煌幾乎沒有寫作進度,特別在論文最核心的「研究設計」部分,眼見口試期限將至,因此自己將指導林智堅的創作結果提供給余參考,余才能在2016年3月8日email其所完成的研究計畫初稿。
陳明通強調,對比余正煌的研究計畫及後來完成的論文,在「研究設計」這一部分,也就是被質疑相似性最多的論文核心部分,幾乎都是來自林智堅2016年2月1日的研究計畫初稿,由於台大學倫會拒絕採證林智堅所提供2016年2月1日的文件(雖然已經公證),而以論文出版先後的順序,判定林智堅抄襲,但根據其整理的寫作時序表顯示,事實上是余正煌參考了林智堅的創作成果,林智堅並無抄襲余正煌的論文,台大學倫會的判決實為一大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