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之死撼中國 美學者:習近平天命已失.時代雜誌:武漢肺炎疫情阻撓習近平中國夢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2/09

武漢肺炎吹哨者李文亮(圖)日前病逝,震撼各界的同時,也動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根基。(檔案照片/眾新聞提供)
武漢肺炎吹哨者李文亮(圖)日前病逝,震撼各界的同時,也動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根基。(檔案照片/眾新聞提供)

(中央社台北9日電)武漢肺炎吹哨者李文亮日前病逝,震撼各界的同時,也動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根基。美國智庫學者指出,李之死凸顯中國公共衛生危機已影響到公眾信任,習無法滿足人民所需,天命已失。

「洛杉磯時報」6日報導指出,武漢肺炎疫情暴露中國政治體制的漏洞,幾乎每天都能從中看出這個體制的腐敗無能、效能低下、缺乏透明與問責,而這種種漏洞犧牲的,就是一條條的人命。

報導指出,習近平總告訴大家,他的領導能帶來財富、權力與中華民族的復興,但現在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習近平最愛的掌控、宣傳、民族主義與武力等統治手段卻沒辦法帶來人民最迫切所需,大大傷害了習平日自我形塑的慈父形象。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相較之下,李文亮代表的,卻是人命寶貴、人們會聽到真相的保證。

歷史學家、紐約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Asia Society’s Center on U.S.-China Relations)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表示,這或許就是習近平失去「天命」的時刻。夏偉說,這場危機與經濟成長以及確診或死亡等具體數字不同,這是一種無法量化的心理轉變,人民對統治者保護人民的能力信任已失。

夏偉表示:「習近平是個透過控制來統治的領導人,但我可以說,他的控制並不成功,他現在遇到了他沒辦法控制的事。」

「讓領導有合法性、可以發揮功能、發揮效用,很大程度取決於人民相不相信這個領導,對領導有沒有信心。如果人民認為,領導某種程度上已無以為繼或氣數已盡,那將很難解決。」(譯者:鄭詩韻/核稿:嚴思祺)1090209

時代雜誌:武漢肺炎疫情阻撓習近平中國夢

2020/02/07

「時代」新一期將於17日出刊,封面是戴口罩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畫像,白色口罩上寫著「中國的考驗」。(圖取自facebook.com/time)
「時代」新一期將於17日出刊,封面是戴口罩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畫像,白色口罩上寫著「中國的考驗」。(圖取自facebook.com/time)

(中央社紐約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時代」(TIME)雜誌最新一期文章提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危機,凸顯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獨攬大權及中國官僚體系的弊端,可能成為他實現「中國夢」的絆腳石。

「時代」新一期將於2月17日出刊,封面是戴口罩的習近平畫像,白色口罩上寫著「中國的考驗」(China’s Test)。

「時代」網站今天率先刊登一篇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阻礙習近平的中國世紀夢」為題的文章。

2019新型冠狀病毒於去年12月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引發類似肺炎的傳染病,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到6日午夜為止,中國境內累計確診病例3萬1161例、死亡636例。全球超過20國通報超過200起確診病例,人傳人病例也持續增加。

文章表示,新型冠狀病毒陰霾籠罩著習近平的中國復興計畫及由上至下的死板治理方式,這種治理方式正因伴隨疫情的一切問題而遭逢考驗,包括人民的不信任感。

透明度是公共衛生議題的關鍵,但在中國,通報疫情的醫師因「散播謠言」被捕;官員被拍到侵吞給前線醫護人員的補給品;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始透過吹捧從事防疫工作的幹部,利用這場危機進行宣傳。

美國政策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東亞專家哈羅德(Scott W. Harold)說:「不論危機如何致命,他們都可抽出時間操作危機為中共宣傳。」

2017年秋天,習近平宣稱中國版的一黨專制為那些想要加速發展、同時維持獨立性的國家提供了一個選項,還說西方國家的民主混亂又有缺陷。在這場演說後,中國愈來愈傲慢自大,美國總統川普施政混亂及全球多邊主義秩序崩解,又助長了這種趨勢。但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正威脅到中國的獨裁機制。

對病毒的恐懼不僅限於健康,全球貿易一大關鍵是中國的14.55兆美元國民生產毛額,而如此規模的經濟是由緊密繫於一人身上、不透明且獨裁的體制支配。自中國領袖毛澤東以降,習近平獨攬的權力已比過去任何中國領導人都大。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事務分析師布蘭契特(Jude Blanchette)指出:「自習近平掌權以來,問題接踵而至,他似乎無法有效處理。」這些問題包括香港爭民主運動、與美國的貿易戰,現在又來一場方興未艾的公衛危機。

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可能進一步破壞習近平的使命,他想要讓中國在接下來的世紀中嶄露頭角,就像美國在上一世紀一度獨領風騷一樣。

他掌權後,很快就宣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後又說要讓中國回到世界舞台中心,他不採西方式的市場改革,而是強化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在官僚系統中任用一堆馬屁精和唯命是從的人,對黨的狂熱在中國社會無孔不入。

文章指出,對抗疫情,需要的不僅是在幾天內蓋出醫院的能力,還需要信任,而中國公權力從一開始對病毒的因應就令人質疑,隨著疫情加重,連世界衛生組織(WHO)都有所感。世衛組織未於1月22日首次緊急會議後宣告這波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顯然是因為中國當局反對。

文章提到,習近平「中國夢」背後的意識形態再起,可能會讓政治體系更加決絕,但也更可能犯錯,與其單純從治理角度去評估問題,中國官僚體系被迫衡量技術專家意見及政治考量。同時,本土的護國主義傳播速度幾乎與病毒一樣快。

文章最後表示,這場危機已顯示出,習近平治下的政治權力集中化已讓中國社會敏感脆弱。現在的問題是,這個社會開始崩潰之前,還要忍受什麼苦痛。(譯者:曾依璇/核稿:嚴思祺)1090207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