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川普質疑韓國政治清洗,美國呢?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08-25 編輯部

川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質疑韓國正經歷「清洗或革命」,並表示美國無法在這種情況下與韓國做生意,這番話的時機正好是韓國總統李在明(Lee Jae-myung)造訪白宮的前夕。根據報導,這是對韓國前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因去年12月試圖實施戒嚴失敗而被羈押的回應。李在明作為尹錫悅的對手,領導了彈劾程序,並在今年6月當選總統。川普的言論似乎在暗示韓國的政治動盪可能影響美韓關係,包括貿易和防務合作。

然而,這種批評聽起來頗為諷刺,因為川普本人自2025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已被多方指控進行大規模的政治清洗。以下是幾個關鍵例子,這些行動被媒體和批評者描述為系統性清除聯邦政府中的「不忠誠」或「深層國家」元素,目的是鞏固權力並取代職業公務員為政治忠誠者:

  1. Project 2025的實施:這是保守派智庫Heritage Foundation的藍圖,旨在重塑聯邦政府,包括將數萬名職業公務員轉為可輕易解雇的政治任命者(類似「Schedule F」計劃)。川普雖否認與之有關,但他的多項行政命令直接借鑒了該計劃,例如2025年1月簽署的行政命令,允許大規模解雇聯邦員工以「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和理性」。批評者指出,這已導致數千名公務員被清除,特別是那些參與氣候變遷、多元平等(DEI)或前任政府的調查者。
  2. 解雇監督機構負責人:2025年1月,川普政府在短短幾週內解雇了18名聯邦調查總監(inspectors general),這些人是監督政府濫權的獨立監察者。這被視為清除潛在批評者的行動,例如前特別檢察官Jack Smith團隊的官員被大量解雇。媒體報導稱,這是為了避免對川普盟友的調查。
  3. 針對特定批評者的行動:政府發動對前官員如John Bolton的FBI突襲,並撤銷48名情報官員的安全許可。同時,司法部對前FBI局長James Comey和前CIA局長John Brennan發起刑事調查,指控他們在2016年選舉干預中「虛假陳述」。此外,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被用來調查川普的政敵,如紐約檢察長Letitia James和國會議員Adam Schiff,製造所謂的「非法行為」指控。
  4. 聯邦員工和機構的清洗:2025年3月,政府頒布行政命令,清除華盛頓特區的無家可歸營地,並擴大到聯邦機構的「非忠誠」員工。國會報告顯示,已有超過50,000個公務員職位面臨政治化風險。最高法院在7月9日裁決支持川普的「DOGE Order」(行政命令14210),允許以1:4的比例替換聯邦員工,專門針對所謂的「全球主義滲透者」和DEI倡導者。

這些行動被民主黨和獨立觀察者批評為破壞民主制衡、製造忠誠測試的「政治清洗」,類似韓國的戒嚴事件或權力轉移動盪。川普的支持者則辯稱,這是「排水澤國」(drain the swamp)的必要步驟,清除前任政府的「深層國家」遺留。然而,從客觀角度看,川普對韓國的指責確實像鏡子般反射出他自己的執政風格——使用社群媒體放大政治分歧,同時透過行政權力清除異見。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總之,這種雙重標準突顯了國際政治的複雜性:川普批評他國的「清洗」,卻在國內推動類似變革。美韓峰會的結果,或許會揭示這是否僅是修辭策略,還是會影響雙邊關係。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