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編輯部
在維吉尼亞州匡提科海軍陸戰隊基地的講台上,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以一貫的戲謔語調開場:「如果你不喜歡我說的,就走吧──但你的軍階和未來也跟著沒了。」這句話引來全場約800名高階將領的尷尬笑聲,卻也暴露了這場罕見會議的真實本質:一場精心策劃的權力鞏固秀。週二(9月30日),川普與國防部長皮特·海格瑟(Pete Hegseth)齊聚軍方菁英,批評前任政府、推銷強硬政策,卻以高達數百萬美元的成本,將全球部署的將官強召回國。這不僅是浪費,更是預告──川普第二任期內,軍事可能被用作國內政治工具的危險訊號。
會議風波:從「榮譽」到「尷尬」
這場由海格瑟團隊在五角大廈匆促籌劃的會議,本該是例行軍事高層碰頭,卻因川普臨時親臨而變調。開場由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丹·肯恩上將(Gen. Dan Caine)致詞,他形容這是高階軍官「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榮譽」,能直接聆聽文官領導的「想法」。但隨後的兩個多小時演說,卻充斥黨派攻擊與爭議宣言。
川普的70分鐘長談,從嘲諷前朝的「覺醒」政策,到為2020年動用軍隊鎮壓城市示威辯護。他宣稱美國國內潛伏「內部敵人」(enemy within),總統應有權「全力」介入,甚至暗示將「危險城市」作為軍事訓練場地。更具爆炸性的是,他誇耀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的決定,並以粗魯雙關語調侃核潛艦在俄羅斯近海的行動:「我叫它n-word──核能的n,有兩個n-word都不能用。」這不僅違反軍事中立傳統,還讓在場將領──多數從日本、中東、歐洲等地風塵僕僕趕回──陷入沉默的尷尬。
海格瑟的演講則延續其強硬風格,要求軍隊「更強壯、更嚴格、更迅速、更兇猛」,並批評「愚蠢又魯莽的政客」讓軍方偏離「打仗與取勝」的核心。他宣布廢除「過度政治正確的交戰規則」,以1991年海灣戰爭為典範,主張未來作戰應採「有限任務、壓倒性武力、明確終點」。此外,他誓言改革匿名檢舉制度,取消「瑣碎」投訴,並將審查「有毒領導」等詞彙的使用,以免阻礙軍官執行紀律。這些主張聽來振奮人心,卻忽略了現代戰爭的複雜性──如網路威脅與盟友協調──更像在為人事清洗鋪路。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已有數十名將領(包括多名女性高階官員)被無預警開除,多無明確理由。
分析:弄權的表演,還是對內鬥爭的預演?
表面上看,這場會議是典型的川普式「權力秀」──無緊急議程,卻強迫全球高層集中,成本估計達數百萬美元,包括私人飛機、食宿與安保支出。維吉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Suhas Subramanyam已要求五角大廈說明開支細節,尤其在聯邦財政年度結束、政府瀕臨關門的敏感時刻。更諷刺的是,將所有軍事最高領導人同時聚集一地,創造了全球指揮鏈的短暫真空,引發安全隱憂。批評者直指,這純粹是「弄權」:川普藉此測試忠誠,鞏固親信派系,類似其第一任期內的軍事閱兵企圖或對馬克·米萊將軍(Gen. Mark Milley)的公開羞辱。
然而,深入剖析,這遠不止於表演,而是對國內軍事化的預告。川普重申「內部敵人」論調,直接呼應其最近下令部隊進駐波特蘭抗議現場,無視州政府反對。這與其第一任期威脅動用《叛亂法》(Insurrection Act)鎮壓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如出一轍。在當前政治極化下──移民危機、選舉爭議與經濟不穩──會議內容像在為未來動盪鋪路:若國內抗議升級,軍方可能被授權「壓倒性」介入,轉化為監控異議或針對民主黨控制城市的工具。海格瑟的「戰爭部」改名與「兇猛」論調,更強化軍事優先於憲法保障的印象,潛藏民主倒退風險。
杜克大學政治學者彼得·費佛(Peter Feaver)指出:「軍方領導人維持沉默,是為了展現『超然黨派』傳統,他們在鋼索上小心行走,避免即時衝突。但這些爭議言論將在未來數月持續考驗文武關係。若無國會監督,這可能演變為軍事政治化的轉折點。」費佛強調,歷史上類似事件(如尼克森時代的「水門事件」軍事介入疑雲)往往預示危機,而川普的風格更讓人聯想到威權領導者的「忠誠誓約」。
未來隱憂:文武平衡的試煉
儘管軍方高層選擇安靜聆聽,X平台(前Twitter)上已湧現批評浪潮:支持者讚揚這是「重振士氣」,反對者則稱之為「獨裁預演」。國會民主黨正醞釀聽證會,質疑會議的合法性與成本;共和黨則辯護為「必要溝通」。無論如何,這場「匡提科大會」已撕開美國文武關係的裂痕:在川普第二任期開局之際,軍方是否仍能維持中立,將是民主體制的最大考驗。
若這僅是權力遊戲,那或許只是短暫風波;但若如預告般,軍事淪為對內鬥爭的利器,則美國的憲政傳統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監測後續人事變動與國會行動,或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在權力與原則的拉鋸中,守望那道鋼索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