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

(中央社台北29日電)部分中國民眾因新疆棉議題抵制歐美品牌,謾罵銷售相關衣服鞋子的直播主,批評還穿著Nike鞋的人不愛國。最近幾天,陸續有中國網友呼籲理性愛國,稱「不能拿外人的錯,懲罰自己的同胞」。
綜合百度、網易平台上的網友分享,以及評論帳號「補壹刀」的發文,陸續有中國網友對這波抵制潮提出反思,但這是否足以讓一些激進的言行降溫仍須觀察。
根據網友分享的畫面,除了微博上一些人貼出自己「扔鞋」表示不再穿耐吉(Nike,中國大陸稱耐克)鞋,博得一片叫好外;還有地區的新建案拉起紅色長布條,上面寫著「本樓盤謝絕身著耐克和H&M者參觀」。
而愛迪達(adidas)和耐吉雇用的主播一邊直播促購,評論區一邊罵他們是「漢奸」並要他們「滾」,把這些主播都罵紅了眼眶。
據描述,一名耐吉分店主播女孩抽泣著請求:「別罵我好嗎,我一件都不賣了,但我每天必須要上班。」還有主播說:「你們可以不買,但不要人身攻擊,其實每個人真的都不容易。」
微信公眾號「張江平台經濟研究院」昨天刊文指出,無論H&M、Adidas還是耐吉(Nike)都不是奢侈品牌,喜歡買這些品牌的就是普通人,但現在普通人卻成了被狙擊的對象,「花996(意指超長工時)辛苦攢下的工資買的衣服鞋子,突然就變成了崇洋媚外的證據。不跟著扔、跟著罵,就是不愛國」。
在一篇名為「H&M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反思:自己人打自己人,算哪門子愛國?」的文章中,作者說,用嘴支持國貨和用錢支持國貨是兩回事,「哪怕耐克退出中國市場,也不代表國產品牌能迅速搶占……合理合法地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真的和不愛國沒有太大關係。」
但也有網友說,中國這種「打著愛國旗號傷害自己同胞」的現象,從2012年抵制日貨、2017年抵制韓貨就已經存在。(編輯:張淑伶/周慧盈)1100329
抵制洋貨僅三天熱度 胡錫進呼籲官媒民衆降溫
2021-03-29 自由亞洲電台
中國各地網民在共青團中央微博和《環球時報》引導下,上週發起抵制H&M、耐克、阿迪達斯等外國品牌,引發西方輿論強烈不滿。但數天後抵抗不住這些品牌降價的吸引,多地又出現搶購潮,而一向鼓吹仇外主義的《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更公開要求官媒迅速降溫。
上週,中國網民在官方媒體引導和策劃下掀起一場抵制瑞典知名品牌H&M、美國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等產品的行動。一些所謂愛國網民在H&M等分店外,情緒激動,高呼抗議口號。甚至連港、臺藝人也捲入抵制潮,被迫表態以及解除爲這些品牌代言的合約。官媒指責外國部分品牌“喫中國的飯、砸中國的鍋”,還稱“中國網友憤怒了”,事件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感。
北京時事評論人趙剛本週一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當局擔心網民的行動演變爲反政府行爲,正在平息事態:“前幾天我們看到了網民和演藝界明星紛紛出來謾罵和抵制H&M和耐克等等這些國際品牌,對於新疆棉花持有所謂的不友好態度。這幾天我們又看到劇情大反轉。中國的消費者排隊搶購H&M和耐克產品,尤其是這些產品有新品推出或者打折。”
真實民意往往被官方操控掩蓋
上週五,京東購物網站開放民衆預約搶購,截止晚上9點,共吸引超過34.6萬人預約搶購,699元NIKE女鞋,開售一分鐘內售罄。次日,H&M全場三折,貨品被搶購一空。
趙剛說:“這種現象纔是真正的民意。而網民對於這些國際品牌的口誅筆伐似乎是萬衆一心,衆口一詞,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這些網上的言論,以及媒體輿論實際上是被當局所操控的。”
上週六及本週日,就連一向態度強硬的《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接連在微博對此事發表評論,起先他也曾順着風向參戰,不過近幾則貼文卻態度放軟,甚至呼籲“不是要對他們封殺”、“要有包容的一面”。
胡錫進發文撇清與網民的關係,他建議中國的官方機構、包括有明確官方機構標籤的社交媒體帳號一般情況下不參與、或者剋制參與對相關西方公司的聲討,呼籲中國官方避免成爲輿論戰的引領者,結果遭網友撻伐。與此同時,H&M中國分店推出的服裝三折優惠,耐克鞋網上預定遭到顧客瘋搶,甚至出現斷貨。
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
河北大學政治學者宋玉生對本臺說,中國社會形態遠不如過去,可謂江河日下,一落千丈:“一個沒有建立起普世價值,人人平等的現代國家或現代民族的理念。這個國家的老百姓,他眼中只有一樣東西是有價值的,就是利益。另一種利益就是你只要商品賣得便宜,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

就在中國官媒呼籲民衆呼籲民衆降溫之際,海外的制裁仍沒有停止。據《環球時報》報道,有中國網民爆料稱,美國知名電商平臺亞馬遜有可能會將許多來自中國的棉製品下架,因爲根據美國政府的規定,任何出口到美國的棉製品都不能包含有來自新疆的棉花,否則就很有可能會被扣留。
網傳美國電商亞馬遜加入制裁行列
網上流傳一份疑似爲亞馬遜發給中國出口商的文件,亞馬遜表示,由於中國有85%的棉花都來自新疆地區,所以有客人要求中國商家必須提供這類證明,否則來自中國的棉製品很可能被美國海關扣下,直到商家能證明棉花並非來自新疆。
時事評論人陳破空在其個人頻道說:“現在亞馬遜開始採取行動,下架了跟新疆棉織品相關的這些產品或品牌,他的下架方式是靜悄悄進行的,包括中國的企業和各國企業接到亞馬遜的通知,說他們須提供證明以證明他們的商品不含有新疆棉。”
中國棉花年產量約六百萬噸,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用來製造棉織品,亞馬遜此舉將嚴重影響新疆棉花的銷量,每年中國出口美國的棉織品金額達五千億元,其中約兩千億元的棉織品採用新疆棉。這將令中國的紡織業受到沉重打擊,也影響到中國的出口創匯能力。有分析認爲,這也是中國官媒急速爲抗議外國著名品牌降溫的原因之一。
記者: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