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27日專電)美國總統拜登今天會見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拜登強調,美中必須負責任管理競爭,並維持開放的溝通管道。白宮表示,美國也表達對中國在南海行為的關切。
正在華府訪問的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一連2天舉行會談,隨後前往白宮與拜登(Joe Biden)會晤,下午則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會談。
王毅此行除了被視為美中關係破冰外,也被認為是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11月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鋪路。
白宮表示,拜登在與王毅見面時強調,美中都必須負責任地管理雙邊競爭,並維持溝通管道開放,美中也必須共同努力應對全球挑戰。
拜登也表達對李克強過世哀悼之意。中國官媒昨天報導,李克強因心臟病發在上海去世,享壽68歲。
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向記者表示,這場會談進行約1個小時,布林肯與蘇利文也出席這場會議。
柯比表示,拜登認為這場會談是「正面進展與對話持續的良好機會」。
至於兩人是否談到習近平訪美,柯比沒有正面回應,但他重申,拜登多次表示期望在不久將來與習近平會晤。
在被問及拜登是否有提及近來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碰撞事件時,柯比表示「我們絕對有提及對發生在南海的不安全攔截的關切」。(編輯:徐睿承)1121028
王毅會晤布林肯,表示美中之間需要「全面」對話
2023年10月27日 美國之音 張蓉湘
美國國務院— 在中美領導人可能於下個月舉行會晤之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週四(10月26日)抵達華盛頓,與美國高級官員就雙邊和區域安全問題舉行會談。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四下午與王毅舉行會談後,還將在國務院為王毅主辦一場工作晚宴。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週五也將在白宮附近的布萊爾賓館與王毅舉行會談。
就在周四下午與布林肯進行兩個小時的會談之前,王毅對記者說,“中美雙方需要對話”,以及“我們更要深入對話、全面對話”,以“消除誤解和誤判” ,並且“推動雙邊關係止跌企穩,盡快回到健康穩定和持續的發展軌道。”
“中美關係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雜音,” 他補充說,“我們判斷是非的標準不是誰胳膊粗,也不是誰嗓門大。”
就在他發表這番言論的前一天,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表示,中國在全球推進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倡議讓其合作夥伴「死在絞索中」。
6月19日,布林肯在訪問北京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35分鐘的會晤,此行旨在穩定緊張的雙邊關係。拜登預計將於週五與王毅舉行對等會晤。
「這次會晤與雙方負責任地管理雙邊關係、維持策略溝通管道暢通所作出的承諾是一致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艾德麗安·沃森(Adrienne Watson)在一份聲明中指出。
拜登政府高級官員預覽了雙方會談的一系列議題,包括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芬太尼危機、以及最近在南中國海發生的船隻碰撞事件。
同時,美國國會中對中國持批評意見的議員呼籲中國釋放被錯誤拘留的美國公民,並譴責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徑。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ul)和外委會印太小組委員會主席金映玉(Young Kim)發表聲明說,“拜登政府在與王毅會晤時,不應該被虛假的承諾所迷惑,而應要求諸如釋放被扣美國人質、停止出口芬太尼原藥、以及停止在印太軍事擴張等具體行動。”
總統人質事務特使羅傑·卡斯滕斯(Roger Carstens)是將出席與王毅更小規模會談的美國官員之一。
週四,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告訴美國之音,與中國官員會面的美國官員將繼續對被中國錯誤拘留的美國人的命運表示關切。
米勒在新聞簡報會上說:“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們正在幕後努力爭取盡快釋放他們。”
去年7月,總部位於舊金山、倡議釋放政治犯和宗教犯的人道主義組織「對話基金會」(Dui Hua Foundation)告訴美國之音,該組織估計有多達200名美國人在中國遭到任意拘留,多達30人被非法禁止出境。
台灣
美國警告中國不要讓台灣海峽的軍事衝突升級。在2024年1月民主自治的台灣總統大選之前的幾個月裡,中國軍方一直在加強台灣週邊的活動。
總部位於新北市、以生產蘋果手機而聞名的世界500強企業富士康最近接受了中國稅務機關對其大陸設施的檢查。
這次調查正值敏感時期,因為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正在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加2024年1月的台灣總統選舉。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台灣,但聲稱對這個自治民主的島嶼擁有主權。
許多分析家認為,中國的調查是為了迫使郭台銘退出選舉,因為擔心他會從勝算更大的親北京候選人手中奪走選票。
米勒週四對記者說:“我們對台灣的民主進程深具信心,並相信應由台灣選民決定他們的下一任領導人,而不受外界幹擾。”
華盛頓表示,它在台灣選舉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並致力於公平對待所有候選人。米勒說,美國的對台政策「將保持不變,無論哪個政黨執政」。
本週,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對美國之音普通話語組說,拜登政府官員在與王毅的會談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議題」是「跨海峽威懾」。
擔任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說:「但是這使我們更加有理由發出一個強烈的信息,那就是對台灣日益加劇的咄咄逼人的行為是不會被容忍的。我們將幫助台灣自衛。”
美國總統拜登在與來訪的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舉行的白宮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自己在國內外都遭遇了困境。」他補充說:「中國的經濟成長與過去相比已經陷於停頓。中國(在與別國交往時)還採取恐嚇行動。”
最近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發生中國船艦攔截碰撞兩艘菲律賓船隻事件後,拜登也重申了華盛頓對菲律賓的支持。
「就在過去的這個星期,我們菲律賓朋友在南中國海他們專屬經濟區內進行正常補給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船隻採取了危險而非法的行動,」拜登說。
拜登表示,「美國對菲律賓的防衛承諾堅若鋼鐵。」不過,他也指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
中國聲稱擁有幾乎整個南中國海的主權,而還有幾個國家也表示它們對這條資源豐富的海洋運輸航道的部分海域擁有主權。
中東
布林肯曾呼籲中國利用對伊朗的影響力,防止以哈戰爭擴大化。但據說美方在這方面期望不高,因為它與中方分歧太大。華盛頓指出,德黑蘭繼續支持哈馬斯武裝分子,而這些人根本不支持兩國方案。
「哈馬斯並不代表加薩或任何其他地方的絕大多數巴勒斯坦人,」拜登在記者會上說。“是哈馬斯躲在巴勒斯坦平民身後。”
美國、以色列、埃及、歐盟、日本等國將哈馬斯認定為恐怖組織。
中國和俄羅斯都沒有把哈馬斯認定為恐怖組織,而是將其視為加薩巴勒斯坦人的合法代表。
本週稍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北京希望美國與中國一道,「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在以色列為向加沙發動地面進攻進行準備之時,王毅在10月23日與以色列外交部長伊萊·科恩(Eli Cohn)通了電話。王毅表示,“各國都有自衛權,但應遵守國際人道法,保護平民安全。”
沙利文與王毅分別於5月10日至11日在維也納和9月16日至17日在馬耳他舉行過會晤。白宮表示,他們討論的議題包括俄烏戰爭,並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週四在美國國務院,當被美國之音問及中國是否願意利用其影響力勸說伊朗不要擴大戰爭時,王毅沒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