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罵完西方媒體「造謠」、「炒作」,中國廣東台山核電廠燃料破損,停機檢修查找原因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7/31

(中央社台北31日電)中國廣東台山核電廠又出現問題,其1號機組運行過程中出現少量燃料破損,廠方決定停機檢修、查找燃料破損原因。就在6月中旬,1號機組曾監測到「放射性比活度」上升。

中廣核集團網站30日晚間公布,指1號機組運行過程中出現少量燃料破損,但仍在技術規範允許範圍內,機組可以繼續穩定運行。

這份公告說,1號機組剛投入運行不久,經中法雙方技術人員充分溝通,台山核電廠決定對1號機組進行停機檢修,查找燃料破損原因,更換破損燃料。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中廣核集團稱,目前反應爐安全可控。後續按照相關規程操作。

6月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率先報導,美國政府在評估一份關於中國廣東台山核電廠氣體外洩的報告,持有電廠部分所有權的法國企業警告,有「迫切的輻射威脅」。

事後,中國國家核安全局於6月16日才發布,廣東台山核電廠1號機組運行過程中監測到反應爐一迴路冷卻劑「放射性比活度」上升,但仍在規定允許的穩定運行範圍內,允許繼續營運。當局當時否認有洩漏事故。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第一時間已啟動相關環境輻射監控加強機制,在往後一個月內測得台灣本島及離島的輻射監測值均為正常。同步蒐集中國鄰近區域,如香港、澳門的環境輻射監測站數據,也都在正常範圍。(編輯:張淑伶)1100731

中國台山核電站機組出現燃料破損需停機檢修

中國廣核集團在周五晚(7月30日)發公告,稱廣東台山核電廠1號機組運行過程中出現「少量燃料破損」,經中國和法國雙方技術人員溝通,決定停機檢修,查找燃料破損原因,更換破損燃料,強調反應堆「安全可控」。

台山核電合營公司法國電子集團(Électricité de France, EDF)發表聲明,表示台山核電合營公司的決定,與EDF在法國管理核電事宜的程序一致。

6月中旬,號稱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廣東台山核電站的安全性受到外界質疑,法國電子集團旗下核能產品供應商法馬通(Framatome),被美國媒體揭發,一度求助美國能源部,形容核電站面臨「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脅」。

事件曝光後,台山核電方曾強調核電站及周邊環境指標正常,質疑西方媒體「造謠」、「炒作」,但中法雙方召開特別會議調查,而EDF事後承認,台山一號核反應堆內發現的稀有氣體是氪和氙,而其積聚似乎與部分燃料棒出問題有關,但氣體積聚水平低於中方允許上限。

根據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在6月中發佈的資料,1 號機組運行時,反應堆一迴路冷卻劑「放射性比活度」上升,主要與燃料棒破損有關,但仍在規定允許的穩定運行範圍內,而一個反應埋中有超過6萬支燃料棒,受損的比例少於0.01%。

最新發展是什麼?

中國廣核集團最新的聲明表示,台山核電廠1、2號機組投產以來都安全穩定運行,各項運行指標均滿足核安全法規和電廠技術規範要求,核安全和環境安全有保障。

但其聲明同時承認,1號機組運行過程中出現「少量燃料破損」,但稱這破損是在規範允許範圍,機組可以穩定運行,但集團考慮到1號機組使用全球首推的歐洲壓水堆(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EPR)技術,剛投入運行不久,決定以「安全第一」的保守決策,決定把1號機組停機檢修,查找燃料破損原因,更換破損燃料。

聲明說:「結合電網開工建設粵西開關站施工線路避讓需求,我們選擇這一時機停堆檢修。目前,機組正在按照運行規程後撤至停堆狀態,反應堆安全可控。後續按照相關規程操作。 」

EPR安全性受質疑

台山是全球首個啟用ERP反應堆的核電站,另外三座正在或將會採用該技術的有法國弗拉芒維爾(Flamanville)三號機組、芬蘭奧爾基洛托(Olkiluoto)核電廠三號機組和中廣核參與投資的英國欣克利角C(Hinkley Point C)核電站。

ERP技術由法馬通於1990年代中期開始設計,每台機組預計使用壽命為60年。廠方稱其優點為採用了先進的安全與能效技術,產生廢料比傳統反應堆為少。

法馬通曾是Areva旗下企業,2009年被轉售給EDF。2015年Areva部件被法國監管部門揭發有質量問題,使中、法、芬蘭三處核電站建設陷入停頓。

中國台山核電站不久恢復建設,但直到台山機組投產為止,弗拉芒維爾與奧爾基洛托機組工程仍受工程延誤與建設費用持續超支影響。

行業刊物《能源技術》曾引述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大學教授史蒂夫·托馬斯(Prof Steve Thomas)說,ERP技術本來要節省空間與建設難度,結果卻變成很難修建。

法新社形容,台山今次事故進一步打擊了外界對法馬通ERP設計的信心,而ERP近年的潛在客戶也在減少,使其前途成疑。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