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會請願委員會建議 重新評估對台政策深化與台灣交流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12/12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1日專電)針對民眾請願要求與台灣建交,德國國會請願委員會之前通過決議,建議政府重新評估對台政策,深化與台灣的交流。

德國民眾克羅茲堡(Michael Kreuzberg)2019年5月向國會提出請願,要求政府與中華民國(台灣)建立外交關係。連署人數超過5萬人立案門檻後,請願委員會在12月舉辦公聽會,邀請官員列席說明。

當時德國外交部主管亞洲的官員席格孟特(Petra Sigmund)說,台灣與德國共享民主和自由價值,雙方在經貿、文化等領域互動頻繁,德國正計劃擴展對台關係。隨後這件請願案被擱置。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今年9月德國舉行大選,新國會的請願委員會於12月9日通過決議,朝野政黨除了左派黨(Die Linke)之外都投贊成票,建議德國政府深化與台灣的交流,並決定將請願案轉給外交部和國會各黨團。

決議文表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遵守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排除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的可能。然而德國支持與台灣進行密切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交往,擴大與台灣的合作符合德國和歐洲的利益。

請願委員會認為,「鑑於快速變動的國際情勢,德國政府應重新評估對台政策」,包括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以及德國及歐洲聯盟(EU)與台灣深化交流與合作的各種可能性。

駐德國代表處對德國請願委員會通過決議表示歡迎,感謝議員支持強化台德關係,樂見德國政府給予正面回應並落實。(編輯:郭中翰)1101212

德國國會請願委員會通過議案要求加深與台灣關係

2021年12月14日 美國之音 松仁

華盛頓— 德國新一屆國會請願委員會上週四(12月9日)通過一項議案,敦促德國新的聯邦政府深化與台灣的交流。該委員會同時還決定將兩年前一項要求與中華民國(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請願案轉交給德國外交部和國會的各個團組。

根據台灣中央社的英文報導,德國新國會請願委員會通過的議案指出,自從德國聯邦共和國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以來,德國就一直遵循所謂“一個中國”的政策,該政策也排除了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的可能性。

但是議案表示,德國支持與台灣發展密切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交往,並為了德國和歐洲的利益擴大與台灣的合作。

議案說,根據迅速變化的國際形勢,德國政府應該重新評估其對台政策,包括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的潛在可能性,同時考慮深化與台灣的交流與合作。

2019年5月,有一位名叫邁克∙克羅伊茨貝格(Michael Kreuzberg)的德國公民在網上向德國國會發起第95643號請願案,呼籲國會要求德國政府與民主的台灣建立外交關係。該請願案當年9月11日開放聯署。根據國會的規定,如果聯署人數在一個月內超過5萬人的門檻,國會就必須正式審理此案。結果該請願案的聯署人數果然在規定的時間內突破了5萬人。

德國國會請願委員會的確在2019年12月舉行了德國與台灣建交問題的聽證會,而德國外交部亞太司司長彼德拉∙西格蒙德(Petra Sigmund)在聽證會上作證時表示,台灣與德國享有民主與自由的共同價值,也經常在經濟、文化和學術領域進行交流,而且德國也計劃擴大與台灣的關係。

但是西格蒙德同時也根據德國的“一中政策”,排除了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的可能性。

這項與台灣建交的請願案也就此被擱置。

上週四德國新國會請願委員會通過加深與台灣關係的議案被視為與台灣建交請願案的最新後續。

根據台灣中央社的報導,台灣駐德國經濟文化代表處對德國國會請願委員會上週四通過的友台議案表示歡迎,並感謝德國國會議員支持與台灣發展更密切的關係。台灣駐德代表處還表示,該處將期待著看到德國政府對所通過的議案以及前述請願案的回應。

由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政以來,中國政府在人權領域的惡劣表現、在某些國際事務中的強勢作為、以及對台灣不斷增加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壓力,歐洲議會和政界人士抨擊中國政府的聲音越來越響亮,而支持台灣、擴大和加強與台灣政治與經貿關係的呼聲也越來越強。

德國肖爾茨(Olaf Scholz)總理主政以來,外界對德台關係的新發展也抱持很大的期待。世界半導體行業的龍頭老大台積電在確定於美國和日本斥巨資興建半導體芯片製造中心後,已經開始評估在歐洲國家設廠的可能性。

台積電歐亞業務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上週六表示,台積電目前已經與德國政府進行在德國設廠的初期談判,雖然包括政府補助、客戶需求和人才庫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台積電的最終決定。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