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8孩案,江蘇省政府:成立調查組徹查追責[影]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2/17

原始影片在抖音平台已遭下架,此為網友備份影片。影片來源:嚴鴻偉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7日電)徐州8孩案在中國社群延燒20餘天,徐州市當局發布4次通報仍不能讓民眾信服,江蘇省政府今天宣布,將對此事成立調查組並嚴肅追責。另有消息指出,3大央媒已派人前往調查。

央視新聞App(應用程式)今天中午發布,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調查組,對「豐縣生育8孩女子」事件進行全面調查,徹底查明事實真相,對有關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懲,對有關責任人員嚴肅追責,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這顯示官方對此事件的處理已經升級,但還沒有到中央政府層級。

由媒體人組成的自媒體「傳媒特訓營」昨晚揭露,3大央媒已派人前往調查,其中一家已在當地調查數日,綜整了約70多個被網民熱切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基本上將會獲得回應。有關方面將發布第5次通報,與前幾次不同,這次主導調查機關級別非常高,除了通報細節外,也將有不少涉事官員被問責。

不過,上述消息尚未經官方或權威人士證實。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8孩母親在1月底經由「抖音」短影片曝光。她被「丈夫」用狗鏈栓在破屋內囚禁,前後生養了8個小孩。因輿論壓力,徐州官方先後4次通報,但內容多有所矛盾。

2月10日,徐州市新聞辦官方微博「徐州發布」第4次通報,認定本案涉人口拐賣,並指8孩罹患精神疾病的母親楊姓女子已送醫救治,且經DNA檢驗比對,認定她就是來自雲南省福貢縣的小花梅。8個孩子的父親董志民涉嫌非法拘禁罪,另有兩人涉嫌拐賣婦女罪,3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不過,前調查記者訪查雲南福貢縣的家鄉後發布報導,走失多年的「小花梅」確有其人,但不能肯定小花梅就是徐州豐縣的楊女。

前記者鄧飛15日在微博公布了民眾提供的楊慶俠與董志民結婚證相片,無論照片中女子的容貌或是年齡,都讓民眾懷疑「小花梅」與受虐的「8孩母親」是不同人。

中國前調查記者鄧飛15日在微博公布楊慶俠與董志民結婚證相片,讓民眾懷疑「小花梅」與受虐的8孩母親是不同人。(圖取自鄧飛微博weibo.com)
中國前調查記者鄧飛15日在微博公布楊慶俠與董志民結婚證相片,讓民眾懷疑「小花梅」與受虐的8孩母親是不同人。(圖取自鄧飛微博weibo.com)

當晚開始,中國社群媒體出現「全民辦案」熱議現象。100名北京大學校友及在校生聯名向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發表公開信,要求徹查此案並「給全國人民予權威答覆」,不過,公開信很快就被刪除;前往徐州的志願者也被拘留。

徐州8孩案在中國社群網路上引發的討論,包括婦女拐賣、法治不彰、農村觀念落後及物質貧困、政府諸多表裡不一的官僚現象等問題。(編輯:李雅雯)1110217

江蘇省就八孩母案成立調查組 收買被拐婦女責罰過輕惹議

2022.02.17 自由亞洲電台

變態辣椒:八孩母親被鐵鏈鎖住引發中國民衆憤怒

徐州八孩母親事件持續延燒,民間輿論終於讓官方有所回應。2月17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宣佈成立調查組對“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進行全面調查。但這是否能平息網民對官方的質疑和不滿?中國法律對於收買被拐賣的婦女是否責罰過輕?

徐州市當局針對八孩母親案件發佈四次通報,仍不能讓民衆信服,民間輿論持續延燒。中國央視新聞17日發佈消息稱,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調查組,對“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進行全面調查,徹底查明事實真相,對有關違法犯罪行爲依法嚴懲,對有關責任人員嚴肅追責,結果及時向社會公佈。

官方消極民間不滿

外界分析,官方對此事件的處理已經升級,但還沒有到中央政府層級。不過,徐州官方先前針對此事“四種通報卻有四種說法”,引起民間質疑,江蘇省委省政府是否能平息網民的不滿?長期關注人權的浙江溫州城市大學退休法學副教授蔡釩認爲,徐州官方處理方式起先是“漫不經心”,背後也可能有相關利益牽連。

她接受本臺訪問時說:“那個證據搞不好會影響到上面的(官員),下面的事情發生以後,你不追究,上面的領導肯定也有責任,你沒對這些事情做出及時處理,纔會發生這種事情。”

蔡釩認爲,若由人大常委會等中央政府層級展開調查,結果或許更爲信服。在此之前,北京大學的一百名校友向中國最高當局發出公開信,要求中央政府和國務院立即對事件展開調查;北京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浙江大學的在校生,也發出相同的呼籲,不過公開信在網上遭到刪除。

徐州市委市政府調查組在2月10日發出的第四份通報中,首次承認事件涉及拐賣行爲,通報寫道,八孩母親、罹患精神疾病的楊姓女子,經DNA檢驗比對後認定是來自雲南省福貢縣的“小花梅”,而八孩父親董某民涉嫌非法拘禁罪,另外兩人涉嫌拐賣婦女罪。

但是,蔡釩卻認爲如此的罪名太過單一,事件中可能存在其他的違法情況。她憤慨地說,除了非法拘禁罪,八孩父親與收買婦女罪、違背婦女意志的強姦罪、虐待罪都脫不了關係: “他覺得我花錢買的,你就是我的人,我想怎麼搞就怎麼搞,”蔡釩推測許多收買被拐婦女的男性想法,“很可能說他(董某民)涉及的不僅僅是官方所報導的內容,否則爲什麼搞成了非法拘禁罪?”

湖南嶽陽網民呼籲徹查江蘇豐縣鎖鏈女案(網民提供)
湖南嶽陽網民呼籲徹查江蘇豐縣鎖鏈女案(網民提供)

中國婦女不如熊貓鸚鵡?

除了官方的消極態度和可能的利益關係引發輿論不滿,“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的罰則是否過低,也引發相關專家及學者探討。現行刑法中規定,拐賣婦女、兒童罪基準刑是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特別嚴重情節的可以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甚至死刑。但對於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刑法中僅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許多法界學者表示,該刑罰過輕不利於打擊拐賣婦女犯罪,呼籲修改刑法,大幅提升“買方”法定刑的聲音,已經在互聯網上形成一股浪潮。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羅翔的講課視頻近日在互聯網上廣爲流傳,羅翔在視頻中說,收買一名女子最重只判三年,過去甚至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導致買人沒有什麼風險,“買只熊貓都不只三年……買只熊貓至少十年以上,不要說買只熊貓了,我買兩隻鸚鵡都要判五年以上,買一個女人還不足兩隻鸚鵡,這個又是太不公平了。”

而中國著名人權律師、芝加哥大學人權中心客座教授滕彪告訴本臺,許多拐賣、收買婦女的問題出在實際執法層面,法院判決可能導致執法過輕,或是許多事件歸因於公安或檢察院瀆職,導致拐賣婦女現象更加猖獗。

滕彪:“僅僅修改立法、加重刑罰是遠遠不夠的,要找出犯罪真正的原因,從人口方面、從執法層面,包括腐敗、對於女性歧視的觀念等等,這是有綜合的原因的……主要還是政府的治理管理方面,權力的濫用和政府的不作爲,這方面更關鍵、更需要改善。”

滕彪說,部分社會輿論認爲加重刑罰能有效降低犯罪,但他認爲這樣並沒有辦法從根本層面解決拐賣、收買被拐婦女的行爲,只有全面檢討公權力濫用或姑息,糾正腐敗觀念及進行正確教育,纔是根本的辦法。

而北京大學法學教授車浩近日也發表文章指出,收買被拐婦女罪的收買行爲本身,的確只有最高三年的基本刑罰,但是,收買之後極高概率甚至是必然伴隨實施的各種行爲,譬如包括非法拘禁、強姦等罪刑,都是重罪。因此,要全面評價收買被拐賣婦女的行爲,不能僅片面地評價成一個輕罪,而要依據相關法律條款綜合評價進行重罰。

記者:陳品潔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