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中國盼成主導力量 台灣危機會危及全球經濟◆謝鋒:中美關係回穩 華府應妥善處理「台灣問題」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3/9/29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取自twitter.com/SecBlinken)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取自twitter.com/SecBlinken)

(中央社華盛頓2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表示,中國正設法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的「主導力量」。他也再次就台灣局勢提出警告,表示要是中國的行動引發台灣危機,全球經濟也會陷入危機。

法新社報導,美國連續幾任總統都曾稱中國是美國長期最大挑戰。但若干美國分析家認為,相較於著重全球性的角色,北京的野心比較是擺在削弱華府對亞洲的影響力。

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主辦的論壇上被問及中國的意圖,他回答:「我認為它尋求的是成為全球軍事、經濟、外交上的主導力量。…那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追求的。」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布林肯之前曾用比較迂迴的話說,中國渴望「重新塑造國際秩序」。

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一方面對中國施加更多壓力,一方面也在加強對話,希望能管控雙邊緊張,布林肯6月就曾造訪北京,但緊張情勢仍因台灣議題而特別高張。

布林肯表示,鑒於台灣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包括作為先進半導體的中心,台灣議題關係重大。

他說:「要是中國的行動引發台灣危機,就會發生全球經濟危機。…我認為中國聽到全球各國加強釋出的訊息是:別生事。」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和平與穩定,每個人都希望維持現狀。」(譯者:楊昭彥)1120929

謝鋒:中美關係回穩 華府應妥善處理「台灣問題」

2023/9/28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27日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晚會,指中美關係近期出現些許穩定跡象,但華府應妥善處理「台灣問題」(Taiwan question),停止制裁中國實體與個人。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攝  112年9月28日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27日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晚會,指中美關係近期出現些許穩定跡象,但華府應妥善處理「台灣問題」(Taiwan question),停止制裁中國實體與個人。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攝 112年9月28日

(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27日專電)中國駐美大使謝鋒上任滿4個月,今天出席國慶活動談及中美近期互動,指雙邊關係出現些許穩定跡象,但華府應妥善處理「台灣問題」(Taiwan question),停止制裁中國實體與個人。

中國駐美大使館今天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4週年晚會,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爆發以來,首場實體國慶活動,上任甫滿4個月的謝鋒偕太太出席。

拜登政府雖有派員與會,但仍未回到川普時代前的美國副國務卿層級,僅派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亞太首席副助卿梅健華(Kin Moy)及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柏蘭(Sarah Beran)出席。

其中,康達只短暫停留約25分鐘,謝鋒致詞一結束就離開;柏蘭則是謝鋒致詞接近尾聲才到場,兩人之間隔著康達留下的空位,鮮少有互動。

即便如此,謝鋒仍利用難得場合向美方喊話。他致詞時引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地球足夠大,足以容納中美各自發展和共同繁榮」;他表示,中美是全球2大經濟體及核武國家,「發生任何衝突或對峙,沒有人會是贏家」。

謝鋒指出,在中美領導人指導與共同努力下,雙邊關係出現一些正面穩定跡象,在加強對話與合作上取得進展,近期進行一系列高階互動。

他提到,中美將推出亞太事務磋商,由康達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主責,雙方也已成立經濟與金融工作小組,兩國商務主管機關也啟動新溝通管道,納入企業界聲音、出口管制資訊交換機制。

不過,謝鋒接著話鋒一轉,強調互相尊重是中美互動前提。

謝鋒指出,中國不會干預美國國內事務,也沒有賭美國輸,「同樣地,我們希望美國也尊重我們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性,妥善處理重要敏感議題,例如台灣問題(Taiwan question),依循美中三公報原則」。

他也呼籲美方,任何戰爭,不論是冷戰還熱戰,又或是貿易戰、科技戰,都應該避免。他要求華府停止制裁中國實體與個人,致力於雙贏合作,從現在起採取正面行動,把中美關係拉回正軌。(編輯:張芷瑄)1120928

中國駐美大使館27日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4週年晚會,由於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僅短暫停留25分鐘,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前右)與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柏蘭(前中)中間隔著空位,鮮少有互動。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攝  112年9月28日
中國駐美大使館27日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4週年晚會,由於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僅短暫停留25分鐘,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前右)與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柏蘭(前中)中間隔著空位,鮮少有互動。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攝 112年9月28日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