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皇萬歲!澤倫斯基是「獨裁者」!?盟友何去何從?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02-21

轉載自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是的大家沒看錯,這張圖是白宮官方的社群媒體帳號貼出來的。​

▍ 白宮的「國王萬歲」爭議

​川普總統終止了紐約市關於曼哈頓「擁擠收費計劃」的協議他隨後在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擁擠收費已死。曼哈頓還有整個紐約得救了。國王萬歲!(Long Live The King!)」

白宮社群帳號貼出了川普的國王合成照。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對此,紐約州州長霍楚(Kathy Hochul)指出:「我們是法治國家,不是由國王統治的。」

而川普前一晚才發文罵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一個「獨裁者」(dictator)。

情況真的往最糟糕的狀況發展,川普認為俄烏戰爭是烏克蘭的錯,三年前就不應該開啟(start)。澤倫斯基為烏克蘭辯護,認為美國總統許多發言是陷入俄國的錯誤訊息圈套,然後川普立刻再加倍罵回去,現在是把戰爭的過錯都怪罪在烏克蘭。​

事實是,烏克蘭並沒有開啟戰爭,是俄國侵略了烏克蘭。俄國是侵略者,烏克蘭是勇敢抵抗侵略者的被害者一方。我們希望大家要記得這件基本的事實,不要被中國與俄國建構出來的平行世界說法給蓋過去。​

▍ 共和黨內部和保守派媒體的批評

​對此,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發文指出: 「總統先生,烏克蘭只有在美國拋棄他們的狀況下,才會像您所說的會成為俄國一部份,被普丁給殘忍地征服。您說過,這個世界只有在美國強大的狀況下才有可能達成和平。」 「如果烏克蘭失敗了,普丁出兵攻擊我們的北約盟友只是遲早的問題,而我們會需要派軍隊去援助。」

「通往和平的路必須建立在事實之上。烏克蘭並沒有發起這場戰爭。」

非常支持川普的保守派媒體《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罕見地以Editorial編輯室為名(報社立場)發文指出川普做得太超過了,對烏克蘭要求過份的回報: 文章直指:「哈囉!烏克蘭是戰爭的受害者,我們的盟友也是」 “Hello: Ukraine is the victim of this war, not to mention our ally.”

(New York Post 網站)

前副總統彭斯和New York Post,肯定都不會是左膠、左媒,是吧?​

我們要再次強調,美國以自身利益為考量,要趕快終止戰爭,這是沒有問題也應該要做的。迫使歐洲付出更多防衛的成本,這也是應該要做的。但現在美國站在侵略者一方去譴責烏克蘭,這是俄國和中國大外宣的勝利,從此「疑美論」將會定於一尊,沒有辦法回頭了。這些合理化結束戰爭的說法,都已經歪樓了,因為現在就是川普自己講出來。這樣子實在是沒有必要啊!​

▍ 川普的和平方案?

​這邊我們再來分享本站住海編的評論:

川普對烏俄戰爭的處理,關鍵只有一點:美國準備拿什麼東西保證和平?且不說川普拿不出任何有力的籌碼保證俄羅斯會信守停火承諾,更看不出川普能怎樣讓烏克蘭乖乖就範。

​澤倫斯基的態度很明顯:要烏克蘭稀土,美國要提出起碼的安全承諾。如果美國擺明不是來幫忙,而是提俄羅斯敲邊鼓的,烏克蘭幹嘛喪權辱國?要是拜登給的援助,川普都可以回頭要錢,那以後美國和其他國家簽的東西還算數嗎?川普最多只能用重新議約甚至威脅不繼續援助威脅烏克蘭。但要是烏克蘭就已經假定美國已經不可靠了,那美國對烏克蘭還有什麼籌碼?

​換句話說,美國最多只能和俄羅斯承諾不再援助烏克蘭,但最多就是對俄羅斯釋出善意,拘束不了烏克蘭。非但還是沒有展現保證和平的作用,反之只可能讓戰爭更血腥,美國也更會直接因為傷亡擴大承受更大道德責任。

▍ 歐洲的歷史警示

​而在歐洲方面,歐洲確實應該承擔更大責任。

​住海編指出:實際上當愈來愈多人將美俄沙烏地談判比做慕尼黑會議時,歐洲此時的舉棋不定各懷鬼胎和1938年的歐洲倒真是如出一轍。只能說歐洲還是沒有記取八、九十年前的教訓,只想著繼續歲月靜好。誰也不知道哪天俄國大軍壓境,歐洲是不是還像他們的父祖輩那樣兵敗如山倒。

​烏俄戰爭即將三週年之際,西歐大國的僥倖心態令人咋舌。彷彿沒了烏克蘭還有波羅的海三國,沒了波羅的海三國還有波蘭。只要俄軍還沒壓到奧得河就沒什麼好怕的,他們也可能不相信國困民窮的俄羅斯還不是強弩之末。

​當我們在討論川普威脅撤出駐歐八萬大軍的道德問題時也要思考,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是不是把美國和戰後的大美霸權視作理所當然?當美國已經沒有興趣當世界警察時,是否就該把美國視作一個大國,一個可能盟友,而不是春秋五霸?對一個普通國家就不用再講信義而是好好算帳。帳算得好美國也還是可能買單?

現在的國際局勢,可能最需要我們研究的是季辛吉最讚賞的梅特涅和俾斯麥時代的「歐洲協調」、諸國縱橫捭闔的時代(即各強國之野心被其他強國所制約的平衡概念)。最起碼川普的世界觀是19世紀式的,我們則已經不能停留在21世紀初的什麼自由主義,這樣豈不是「食古不化」?

▍ 川普上任一個月對台灣的啟示​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台灣站在與大國關係當中弱小的一方,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與熱愛自由、守護自由的人們站在一起,然後我們一定必須要加強自我防衛的能力。李喜明將軍說得好,我們在考慮防衛政策的時候,要用最壞的打算,就是全世界沒有任何人幫助我們,看要怎麼樣來做規劃。

​我們要請在台灣跟著加碼譴責烏克蘭的人們想想看,我們在自我防衛的工作方面有做得比烏克蘭還要多嗎?到時候會不會其他國家的人們也跟現在川普支持者一樣,講說「反正台灣也沒有想要自我防衛,根本不需要去幫助他們」?罵烏克蘭真的沒有必要,合理化俄國大外宣的說法也沒有必要,我們要認清楚獨裁者與侵略者的可怕,不要怪錯了對象。

​對台灣而言,如同先前文章所述,目前為止台美關係的開局是好消息比較多的,白宮、國務院、國會皆展現出對台灣有相當正向的計畫和回應!

​或許,最值得關注正向的思考點在於,美國近期在處理墨西哥、丹麥(格陵蘭)、巴拿馬運河及烏克蘭等問題時,已提供了一些借鏡。台灣憑藉自身獨特的戰略地位,使我們擁有相對有利的籌碼,而美國亦已明確表示將重點關注印太事務,美日峰會則進一步確認了印太戰略框架的持續深化,再加上台灣在高科技產業上的優勢等好牌在手上。然而,我們必須清楚認識當前美國領導人的思維方式,不能將其視作可靠的靠山,更不能把他當皇在拜。川普2.0帶領的美國,盟友觀念薄弱,我們隨時都要做好談判的準備。川普的決策模式往往不考慮機會成本,只會看帳面上的直接收支數字,而這個隱性的機會成本以及各種作為的政治效應,往往才是影響最深遠的。我們必須要謹慎看待,才能在變局中維持最佳的戰略應對。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