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08-29
《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取消國會原先通過、總額約49億美元的國際援助與外交資金,藉由法律漏洞「口袋撤銷」(pocket rescission),等於繞過國會直接阻斷資金發放。此舉引發國會兩黨強烈反彈,並加深政府關門的風險。
根據1974年《預算控制法》規定,總統不得單方面取消國會撥款。但白宮主張,若在財政年度結束前45天內向國會提出撤銷要求,這筆資金就會自動凍結到年度結束,形同「耗掉時限」,使款項失效。川普因此宣稱已「取消」49億美元「違背美國優先原則」的援外經費。
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柯林斯(Susan Collins)公開表示,此舉「明顯違反憲法與法律」,民主黨參議員莫瑞(Patty Murray)也批評白宮是假借程序來逃避執行國會決議。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arles E. Schumer)更警告,9月30日預算截止日將至,川普此舉使政府關門風險升高。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被凍結的資金大多分配給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以及國務院的維和和民主推廣計畫。川普早已著手裁撤USAID,並將部分職能移交國務院,國務卿盧比歐甚至宣布由白宮預算局長沃特負責善後。
法律專家指出,所謂「口袋撤銷」在1977年後從未再被總統動用過,白宮此舉勢必引來法律挑戰。先前已有聯邦法院裁定川普不得隨意凍結對外援助,但最高法院又限制了判決範圍,使爭議持續。
川普政府聲稱,這次只鎖定援外資金,而非更大範圍的教育、醫療與科研預算,目的是讓辯論「更集中、更清晰」。但外界認為,這仍是白宮持續挑戰國會「錢袋子權力」的一環。
隨著9月底政府資金即將用盡,白宮與國會的對峙恐再度引爆新一輪政治風暴。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