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一定得寫作,而喜歡寫作的人不一定是作家· 作家想必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壓力,而喜歡寫作的人,常是當心血來潮時,文思泉湧,於是奮筆疾書,唯恐瞬間潮退泉息,成了一篇沒有結論的文章。筆者正是屬於後者,所以文章經常是在半夜醒來睡不著時,靈感隨著而來,於是進入書房把腦中的構思摘要下來成了文章的主幹。有時文思來臨在上下班的火車上。不知是因為如此的急就章,往往總覺得自己的文章不夠成熟,所以完稿之前總是一念再念,一改再改,才敢於貿然投出。
話說筆者之喜歡寫作可說是受到初中二年級國文老師的啟發。她說:「當一個人心情不佳時往往會影響他的情緒,失控時或許會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來,此時若能提筆寫下心情不佳的緣由。當你寫完時,猶如做了數次的深呼吸。於是不佳的心情也就煙消雲散。」
她的這番話雖然離今已有六十多載,仍然清晰的浮現在腦海裡。從那時開始,筆者有了寫日記的習慣。或許當時還年輕,加上繁重的功課,很少有心情不佳的時候。於是由日記瑣碎的事,漸漸變成了週記,甚至成了月記。
記得當初的日記本記載的多半是有關考試挫折的失落感及再次下願奮發圖強的自勉。有時記載著對一些考試作弊的同學的鄙視之言。如今想來,自己是何等的幼稚。升上高中後,由於校前門過馬路就是植物園,課後經常會步入園內,坐在荷花池塘旁複習當天的課業。植物園彼端的出口,出去就是頂頂有名綠衣女校,偶而難免有該校女生兩三位,坐在池塘彼端看書或聊天。於是原本平靜的心湖起了漪漣,日記本裡很自然的有了類似少年維特的煩惱事件記載著。
尤其是在高三那年更甚,父母親滿心以為這小孩子認真的在準備聯考。天曉得當初的我是為了聯考而啃書,或是為了⋯⋯。總之最後進入了成功大學工學院,算是差強人意。竟然被一位綠衣女生發出感嘆,意謂建中生理該進入台大。呸!真荒謬的邏輯。那陣子我的日記本內容真豐富,諸如幻想著美好的大學生活,選擇窈窕淑女的條件等等。或許這才是奠下我日後對寫作愛好的原因吧。說真的,起初對寫作完全本著傾吐一時不快的心情或記載一些值得回味的事情。換句話說,純是寫給自己看的,文詞沒有什麼修飾可言。日後再讀,有時會感到自己曾經是那麼天真爛漫而發出會心的微笑。
想想看,將自己的思想感受記載下來,呈現在白紙黑字上,非但能將不滿的情緒得到精神上的紓解,亦可增添日後美好的回憶。還有什麼比這免費的投資還要 興奮的事情呢?再說,有許多事情是言語無法表達你個人的念,尤其是一位個性木訥,拙於口才的人,他卻能藉文字揮灑無拘。不知讀者諸君有過如是的往事,與其結結巴巴的努力試著表達出心中對初戀情人的真情實意,不如將之訴諸於文字來得自然實在。這不就是所謂的情書嗎!記得有位心理學家建議,即使是夫婦間之溝通,有時也可以仿效寫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其效果會比當面溝通更有效,尤其是不同意見的爭執,或許這就是「無聲勝有聲」 的最佳例子。
為文至此,不知讀者是不是感受到寫作的樂趣。不妨即刻提筆或紓解你心中的鬱卒,或記載心中美好的回憶再度沉醉於過去快樂的時光。偶而亦可試著投投稿與讀者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何況一旦蒙編輯者的厚愛,將你的大作刊登,真有那麼份成就感,內心的滿足與欣悅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