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 ◎ 陳茂雄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權力與腐化是一體的兩面,執政的政黨掌握到權力,就會走上腐化之路,因而被國家主人趕下台,產生政黨輪替的現象,可是正常的民主國家,政黨執政幾十年以上是常發生的現象,主要的原因是執政黨掌握國家資源,有本錢討好國家主人。然而台灣的政黨要執政十年以上似乎不太容易。台灣的政黨很懂得政策賄選,拿公家資源討好國家主人,卻很難長久執政,為何?

中國國民黨出身獨裁政黨,在獨裁年代以公家資源建立人脈,又因為台灣企業家將政治獻金當作一種投資,期待能賺更多,而中國國民黨長期掌握權力,所以是企業家投資的對象。政治民主化之後,中國國民黨有錢又有人脈,因而在政壇還是獨領風騷,直到馬英九當家,掀起鬥爭,使地方派系的人脈崩解,又因為該黨下野,企業家投資性的政治獻金也移轉到民進黨。

中國國民黨的優勢崩解後,兩大黨站在平等的立足點競爭,然而執政黨掌握國家資源,容易討好選民,所以在野黨要擊敗執政黨相當難,照理說執政二十年並不難,但依台灣的政情,政黨要執政十年似乎不容易,這與正常民主國家差距頗大。

台灣的特色是執政黨短壽,奇妙的是它跟農業社會年代的大富人家很相像,都不能維持很久。然而歐洲的世家就不一樣,他們往往會維持幾世代的富貴,台灣則流傳一句「富不過三代」,第一代可能白手起家,其特色是只會賺錢,不懂得花錢,第二代才懂得花錢,第三代則花盡家產,恢復窮人的身分。農業社會年代台灣的富有人家往往對兒女溺愛,不加以訓練,競爭力很弱,不像歐洲國家的世家課子甚嚴,所以競爭力甚強,反而貧窮人家教育子女較鬆散,不會嚴格訓練子女,所以競爭力不若世家。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台灣政壇很像農業時代的富貴人家,受到異常的溺愛,掌握權力的政黨出現紈絝子弟的習性,失去競爭力。不想追求特權的人不可能進入政壇,而過度享受異常特權的結果就是失去選票,因而對特權要拿捏得很恰當,以免失去民意,但若能確定民意方面沒有問題,就會安心地享受異常的特權。顯然的,異常的特權是政治人物想要的,但他們會觀察民意,若會衝撞民意,他們還是不敢要。問題是出在政黨的鐵桿部隊,給政治人物錯誤的信息,讓他們覺得萬眾歸心,再怎麼享受異常的特權都不會出問題。

稱那些無條件支持特定對象者為鐵桿部隊是一種尊重,事實上應該稱為「奴才」較為正確,因為只有「奴才」才會認定主人永遠是對的,無論做了多荒謬的事,都會找一些理由將它正常化,只是那些理由一般人不能接受。例如發生論文抄襲事件時,當事人並不覺得自己犯錯,因為有太多人找一些理由幫他講話,造成當事人覺得自己是對的,事實上那些鐵桿部隊所提出的理由會讓一般人覺得噁心。

若有人依循常理批評政治人物的缺失,必受到鐵桿部隊的圍剿,因為他們認為不可以批評主人,有這些鐵桿部隊捍衛,讓政治人物產生錯覺,誤以為自己獲得主流民意的支持,可以為所欲為,事實上這些鐵桿部隊只是少數人,只是他們慣壞了政治人物,就像農業社會年代受到溺愛的子弟一樣,失去競爭力,造成「富不過三代」。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3/1/5(台灣時報專論)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