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 美國之音 雨舟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私立大學韋伯斯特大學(Webster University)孔子學院的院長劉強自殺之後,中國政府官辦的孔子學院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上星期五(10月9日),韋伯斯特大學宣布,與他們合作的孔子學院院長星期三在位於當地的家中身亡。頭一天晚上,聖路易斯縣警察與美國聯邦調查局為調查一宗兒童色情物品案件對劉強的住所進行了搜查。

當時劉強並不在場。但是,執法人員搜到了證據。
聖路易斯新聞第四頻道(Kmov4)報導,警方星期三上午根據報案重回搜查處,發現劉強在住所自殺身亡。

韋伯斯特大學校報(The Journal)稱,星期六(10月10日)上午,韋伯斯特大學領導層就劉強死亡發表了一份聲明稱,校方並無證據或理由認為,相關兒童色情案件調查或劉強的死亡,與該校孔子學院或韋伯斯特大學有任何關連;學校對劉強死亡的消息以及有關劉強的新聞報導感到難過;校方“會進行調查,以確定是否有證據顯示,大學社區有任何人受到與此事件有關的傷害”。

韋伯斯特大學公關主任帕崔克·哥布林(Patrick Giblin)對美國之音說:“劉強並不是韋伯斯特大學的職員,而是北京語言大學的職員。事實上,他是北京語言大學的教授,去年被派到孔子學院。這所孔子學院是由韋伯斯特大學主持、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的中國語言與文化項目。”
北京語言大學網頁上附又照片的介紹稱,有博士頭銜的劉強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理論語言學、英語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出版過數本專著,發表過十餘篇論文。
韋伯斯特大學公關主任哥布林說,韋伯斯特大學孔院2007年成立,側重教授藝術,主持舞蹈和音樂等活動的表演,並且開辦語言初學者課堂等;與中國的合作方式是,中方提供人員、負責運作和發放工資,韋伯斯特大學提供場地。
韋伯斯特大學孔子學院網頁內容顯示,這個孔子學院是韋伯斯特大學與北京語言大學以及中國“漢辦”(現為“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合作項目。
公開信息顯示,自2019年1月以來,劉強一直擔任北京語言大學在這個孔子學院的代表,並且是學院的董事會成員。但韋伯斯特大學網頁已經刪除了關於他的介紹。

北京語言大學星期天(10月11日)發表了“情況通報”,證實劉強是該校外國語學部教師,2019年1月作為中方院長赴美國韋伯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工作。
北京語言大學的聲明稱,對事件“感到無比悲痛!目前正與中國駐美國芝加哥總領事館和美國韋伯斯特大學保持密切溝通”,同時指出,相關情況正在調查中,“請不要聽信及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
美國之音就案件詳情分別緻電聖路易斯縣警察局,以及韋伯斯特大學及劉強生前所在地韋伯斯特·格羅夫(Webster Grove)地區的警察分局。前者表示,只有通過郵寄請求或者人員親自前往才能獲得案情記錄;後者同意請相關負責人回電,但是到本文截稿時一直沒有回音。聖路易斯縣的聯邦調查局辦事處也承諾回電,同樣沒有回复。
美國之音也致電郵給負責管轄該孔院的芝加哥總領事館趙建總領事,尋問善後處理,並尋求簡短聲明,不過無果。
這起美國聯邦調查局介入調查、有孔院中方官員身亡案件的發生,正值中美關係日漸緊張之際。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月1日表示,美國大學校園內的孔子學院有望在2020年底前全數關閉。他指控中國政府通過孔子學院在美國大學招募“間諜與合作夥伴”,並重申,目前校園內仍有孔子學院的美國大學也已認清這一點。
北京方面反駁蓬佩奧“引用毫無事實依據”的報告和報導,“無中生有、羅織罪名打壓孔子學院”。
美國國務院8月13日將孔子學院列為中國政府的宣傳項目,要求孔子學院註冊為外交使團。
韋伯斯特大學公關主任哥布林告訴美國之音,校方與州聯邦參議員喬西·霍利(Josh Hawley)一直在進行溝通。後者認為,美國所有孔子學院都應該關閉。
《紐約時報》2017年在題為“中國伸向西方的手伸得太長了”的評論文章中寫道,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裡,孔子學院資助的語言和文化中心,禁止討論用批判性眼光看待中國的議題,已經帶來了失去學術自由的代價。
經濟學家、前北大教授夏業良博士告訴美國之音,中共孔子學院是模仿傳播德國文化和歷史的歌德學院;但是,歌德學院的目的不是滲透別國,也不是由國家出資,跟政府沒有關係;孔子學院則是“販賣中共的意識形態”。
中國前領導人趙紫陽秘書鮑彤在推特上表示,“現在遍及全球的孔子學院……它們全姓共,不姓孔。”
美國“全國學者聯合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說,自從2004年第一家孔子學院在韓國設立以來,中國政府開始出資在世界各地的大學開設孔子學院;教師、教材和運作資金由中國政府提供。
目前,在美國的孔子學院已經從原有的超過100所減少到了75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