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身影 ◎ 李芬芬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最近大家在紀念911恐怖攻擊20週年,說巧不巧, 父親也是在那個日子的3天前過世的。所以就我們約了大哥, 大嫂和弟弟到洛杉磯的玫瑰崗(Rose Hills) 去掃墓, 追懷至親。也悼念911 中這麼多無辜生命的消逝。可說是百感交集,傷痛不已。

媽媽也在爸爸去世五年之後, 相繼往生了。如今想起, 媽媽的身影, 就像一幕幕的影片, 在腦海中一一浮現。是人生的故事, 母女情深, 無以言喻。

童年中的記憶, 媽媽總是在爸爸的診所裏包藥、打針、忙進 忙出, 她的腦筋超好,病患進門她就很快地在一小小格的櫃子拿出病歷來,親切招呼, 閒話家常。“先生娘”的美稱是埔里小鎮很多人的印記。 通常在晚餐之後, 她就叫我去喊 (當時沒有電話)隔壁的歐巴桑, 相約去看歌仔戲, 兩位純樸的婦人, 手臂相攜,像小女生一般嘰嘰喳喳, 走在街道上,快樂的身影, 也是很美的鏡頭。                                                         

大概在我五,六歲時, 每次要回外公家,媽媽總是騎著那輛很古董, 有大盤後座的腳踏車載我,走過隆生橋, 就是上坡路,媽媽用力踩著, 似乎有點喘氣, 我則抱著她的腰背, 聞到像嬰兒痱子粉的香味,有時竟睡著了。及長, 我有了自己的小腳踏車, 就跟在她後頭, 在夕陽下回外公家, 也是在我記憶中的一幅美景。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日子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小鎮的年輕人都往台中去念中學, 哥哥上台中一中,我則在台中女中唸了六年,  當年埔里到台中交通不便, 山路崎嶇, 一趟就要兩個鐘頭的車程,每次回家, 常常過了晚餐時間,都八九點了,媽媽總會在昏暗的廚房中煮一盤我愛吃的番茄醬炒飯。第二天回校,走前她又會準備滷肉, 滷蛋讓我帶著。當年這樣平凡的母愛, 一直到我自己多年後, 女兒們回家, 同樣地拿東拿西給她們, 才深切體會到母愛的傳承是無止境的。如今, 母親的身影, 也只能在我夢中回味了。

中學畢業後, 台中住慣了,我也上了東海大學。開學那天, 媽媽陪著我去宿舍,發現大度山上小黑蚊多, 下山買蚊帳後, 她又堅持送我回去。 這時天已晚, 雨濛濛, 看著媽媽撐著傘的胖胖身影消失在小車站旁, 才想到她多麼辛苦,回到家, 也不知幾點了?

人生的旅程, 總是飛快地向前行! 我們兄弟姊妹都已成家立業, 遠離故鄉,分居各地。 雖然暑假會相約在洛杉磯小弟家團聚, 加上二叔嬸及姑丈、姑媽的家族成員,熱鬧滾滾, 齊聚一堂, 聚餐至少三桌, 各家小孩在歡樂嬉笑中渡過了許多美好又值得懷念的時光。

可惜父母長輩們總有年邁老去的時候,在凋零的過程中,他們病痛纏身、中風跌倒、住院療養。我門常來回奔波,返台探親。這就是人生的悲歡離合,一幕幕的鏡頭重演著我們的心酸和無奈。因為五位兄弟姊妹都出國了, 在家鄉不易找人照顧(那時還沒能請到外勞)。後來, 爸媽的晚年, 就在洛杉磯大哥嫂家度過了。

爸爸走後,媽媽的健康開始走下坡,最後住進附近專收失智症的療養院。大哥常常帶著大嫂煮的鮮魚湯, 陪媽媽吃中餐, 推著輪椅在庭院中散步。有次波斯頓的二女兒挺著大肚子來看媽媽, 她還會記得說:”什麼時候生啊?阿媽來給你坐月子”。後來我來看她時, 媽媽就說著:”住這兒太久了,該回家了!” 我就說:” 妳要坐國光號或公路局回埔里? “, 她說:”隨便啦! 能到家就好了!”直到最後一次我來看她時, 她沒在房間睡覺, 從外頭找到庭院花園, 看著媽媽滿頭白髮, 在夕陽下, 踽踽獨行,我從她背後喊聲媽媽! 她回過頭很安靜認真的看我一眼,就說:”妳回來了, 肚子餓了沒?這次要多住幾日才好!”我看著她消瘦、孤單的身影, 不禁淚流滿面。

最近在整理舊照片, 竟找到了一張當年媽媽手中抱著還是嬰兒的大姐, 看來美麗端莊, 爸爸則英挺地陪站在旁, 都已是80年前的歲月了.  再回想起媽媽消瘦孤單的身影,彷彿夢一場, 刻骨銘心地思念著媽媽. . . . . .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