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中右)接待前總統蔡英文(前左2)前參訪該院。(外交部提供)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傳真-113年10月20日.jpg)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20日電)前總統蔡英文結束歐洲行今天清晨回到台灣,外交部表示,蔡英文13日至19日訪歐,首先出席捷克「公元兩千論壇」,並順訪法國及歐盟總部,台灣與歐洲理念相近夥伴關係密切友好,將持續深化合作,共同守護全球及區域安全與繁榮。
外交部上午發布新聞稿指出,蔡英文於13日至19日訪問歐洲,首先應邀出席捷克「公元兩千論壇」(Forum 2000),在「公元兩千論壇」開幕儀式中,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入場時特別與蔡英文握手致意。
蔡英文在與帕維爾座談會後,以「民主團結戰勝威權挑戰」為題發表演說,獲得全場與會者起立鼓掌;蔡英文於論壇期間,會晤捷克參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及眾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就增進台捷民主夥伴關係交換意見。
為彰顯台捷共同民主價值,蔡英文抵達捷克後,即前往帶領捷克民主化的故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墓園獻花,並於接受維特齊午宴前,向故參議長柯佳洛(Jaroslav Kubera)的遺孀柯薇拉致意(Věra Kuberová),感謝柯佳洛對台灣的堅定支持。
蔡英文訪問法國期間,應邀出席法國最具規模的工商協會國際企業行動聯盟舉辦的「台法企業交流會」;蔡英文表示,台灣與法國共享民主價值,是雙邊經貿及產業緊密相連的堅實基礎,台法未來在半導體、新能源、無人機及太空等領域都有增進合作的潛力,呼籲民主夥伴應共同強化國際供應鏈韌性。
蔡英文並應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勒穆安(Jean-Baptiste Lemoyne,另譯,勒莫因)邀請參訪參議院,並出席友台小組在參議院舉辦的歡迎午宴,前參議院副議長暨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及國民議會議員暨友台小組前主席博多黑(Eric Bothorel)等多位核心友台議員共同出席。
蔡英文另應邀參訪法國頂尖科技學府巴黎-薩克雷大學,會晤校長加拉普(Camille Galap),並聽取該校師生就高教合作、AI發展應用及數位創新等領域簡報並互動交流,探索台法合作新契機。
蔡英文接著訪問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副議長皮齊耶諾(Pina Picierno)在歐洲議會大門親迎接待,歐洲議會總務長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代表友台小組主持歡迎酒會,超過30位歐洲議會議員到場致意,加上歐洲議會政策顧問與助理在內,共計超過80名歐洲政要與專家到場。
萊克斯曼致詞時讚揚蔡英文在總統任內面對中國打壓,堅定捍衛民主自由的勇氣與決心,並呼籲民主陣營應合作應對威權擴張,反制中國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蔡英文致詞時指出,感謝歐洲議會對民主台灣的長期堅定支持,並呼籲全球民主社會團結一致,遏阻中國對台灣持續性的海空侵擾行為,此等行為反映中國圖謀改變台海現狀,並影響區域和平穩定。
蔡英文呼籲歐洲議會和歐盟會員國國會繼續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組織,並期盼歐洲持續深化與台灣的夥伴關係。(編輯:蘇志宗)1131020
蔡英文結束訪歐行程 20日清晨返抵台灣
2024/10/20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機場20日電)前總統蔡英文結束歐洲行今天清晨回到台灣,對於媒體詢問是否滿意訪歐的成果,蔡英文也特別停下腳步微笑點頭,並向在場媒體揮手致意,這是她今年5月卸任總統後首度出訪。
蔡英文搭乘的中華航空公司CI74班機,上午5時49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蔡英文在桃機未發表談話與受訪,對於媒體詢問是否滿意訪歐的成果,蔡英文也特別停下腳步微笑點頭,並向在場媒體揮手致意,隨後在維安人員的引導下離去,這是蔡英文今年5月卸任總統後首度出訪。
蔡英文卸任總統後首次出訪歐洲,她13日抵達捷克首都布拉格後,相繼到訪法國、比利時等地,17日她在布魯塞爾出席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議員歡迎會,成為第一位到歐洲聯盟(EU)總部所在地並進入歐洲議會的台灣卸任元首。當晚並與曾任立陶宛國防部長的茱娜薇(Rasa Juknevičienė)等多位歐洲議會女性議員在104年歷史的大學基金會(University Foundation)俱樂部餐敘。
蔡英文19日上午也在IG(Instagram)釋出參訪比利時影片並發文表示,訪歐的行程,最後一站來到比利時。
她表示,台歐之間,共享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也是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的好夥伴。從對抗全球疫情,到威權主義擴張,台灣跟歐洲始終站在一起,台灣也證明了一個植根於自由和民主,以及尊重人類尊嚴的社會,即使面對威權主義的巨大挑戰和脅迫,也能夠蓬勃發展。
蔡英文表示,儘管未來的挑戰越來越多,但是看到這麼多的歐洲好朋友相挺台灣,展現團結,就更加有自信與勇氣,面對世界下一個階段的變化。
蔡英文再次感謝歐洲的好朋友,以及台灣人民的支持,讓台灣不僅在歐洲能抬起頭大步向前,也能在世界的舞台發光發熱。(編輯:蔡佳敏)113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