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拜讀陳杉榮大作「國會亂了半年之後」(《自由時報》新聞線上,2024/07/18),感觸頗深。
陳杉榮說,「藍白壓綠」的原因在於民進黨殘留「完全執政」的心態,放不下身段向在野黨請託。蔡英文和賴清德錯失了與在野黨示意的機會,基本的禮尚往來都沒有,國會當然砲火相向。
但是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陳杉榮接著說,「柯文哲是有誠信的領導人嗎?回顧蔡英文和柯文哲的互動,以及綠營人物和柯的往來,通常都是以不愉快和尷尬窘迫收場,即使賴清德『直顧茅廬』向柯請益,可以換來合作嗎?只怕令人存疑。」對於朱立倫,陳杉榮更單刀直入地表示,「(朱)與對岸唱和『反對台獨』,對民進黨的敵意不低,這應該是賴清德不願意移樽就教的考慮。」
其實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本屆立法院就是傅崐萁的天下。他成功地將過去曾反對他的徐巧芯、和黃國昌「收編」,甚至向韓國瑜說重話,「如果再放軟的話,國會永無寧日」。
事實上,藍白立委的擴權動作,根本就是革命行為。他們想要控制行政院;取代監察院;攤瘓司法院(架空大法官)。他們更指控,賴清德就是「中華民國的賣國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傅崐萁翻雲覆雨、作威作福。想叫警察就叫警察,想訂什麼法案,黃國昌幫忙搞定。朱立倫除了搖旗吶喊,什麼也不能做;柯文哲感到黃國昌聲量比他高,很不舒服,但又能怎麼樣?
即使嚴重情形如此明顯,陳杉榮還是認為,民進黨「如果還習於政令宣導,如果還慣於痛罵在野黨,卻輕忽與台灣人民對話,輕忽與公民團體對話,輕忽與在野黨溝通,那麼國會亂象必將繼續,執政黨難脫干係。」他堅持,在國家面臨國際局勢重大變化之際,「求同存異」打個招呼照面,應該沒那麼困難吧!
要知道,分歧不一定都能達成一致,有時候需要適度妥協,並學會與之共存。一旦反對的勢力過於強大,委曲也無法求全,那就先忍著,有時反而可能成為自我成長的動力,不是說「拍斷手骨顛倒勇」嗎?
釋憲也好,與台灣人民對話也好,還是可見到賴清德的努力。至於與藍白互動,就先讓子彈飛,不要忙於出手,靜觀事情發展,等到出現制勝契機立馬出手,後發制人。否則事倍功半,攪不好全盤皆輸,那就不是台灣人所願見。
※※※※※※※※※※※
附:新聞線上》國會亂了半年之後
2024/07/18
記者陳杉榮
立法院會期七月十六日休會了,亂了半年的國會濫權擴權大戲,暫告落幕,飽受立委咆哮叫囂砲轟幾乎神經衰弱的台灣選民,稍微獲得喘息,圖個耳根清淨,並靜候大法官釋憲結果。但國會擴權法案可能經大法官解釋而終止,國會濫權的戲碼則不會因時間而改變,賴清德、朱立倫和柯文哲這三位政黨主席,也是台大同年入學的同學,如果沒有做出調整,政治氣氛不會改善。
總統大選侯友宜和柯文哲「藍白合」不成,賴清德以四成選票當選,立法院的席次結構也改變,藍白聯手杯葛施政一如預期,而「藍白壓綠」結構事出有因,一來民進黨還殘留「完全執政」的心態,放不下身段向在野黨請託,二月到五月是政權轉換交接階段,蔡英文交棒賴清德,雖是同黨,畢竟不同,蔡賴同時錯失了與在野黨示意的機會,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基本的禮尚往來都沒有,國會當然砲火相向。
話說回來,柯文哲是有誠信的領導人嗎?回顧蔡英文和柯文哲的互動,以及綠營人物和柯的往來,通常都是以不愉快和尷尬窘迫收場,即使賴清德「直顧茅廬」向柯請益,可以換來合作嗎?只怕令人存疑。至於朱立倫,看似溫和,每天當個時事評論員,他曾喊話賴清德進行政黨對話,可是與對岸唱和「反對台獨」,對民進黨的敵意不低,這應該是賴清德不願意移樽就教的考慮。
在國會運作方面,柯建銘老謀深算,判斷精準,但他殘留完全執政的慣性思維,以及隱隱有輸不得的恐懼。他了解傅崐萁,也了解國民黨,他了解黃國昌,更了解柯文哲,痛批藍白毀憲亂政,醜話講在前面,卻往往應驗。傅崐萁曾是他的小老弟,柯文哲是他的政壇後輩,老柯講重話,小傅不聽,小柯不理,整個會期藍白聯手國會濫權擴權,就這麼一件一件玩下去。
國民黨會變嗎?朱立倫要穩住他明年改選的黨主席連任,必須是「鷹派」。傅崐萁還有很多議案,不太可能從此收手。民眾黨會變嗎?後年才有選舉,柯文哲不會怕,黃國昌不用怕,民眾黨立委都是不分區,不怕被罷免。既然未獲綠營以禮相待,「站高山看馬相踢」,挺藍不會變。
民進黨政府要怎麼辦?如果不改變執政者的老大心態,如果還習於政令宣導,如果還慣於痛罵在野黨,卻輕忽與台灣人民對話,輕忽與公民團體對話,輕忽與在野黨溝通,那麼國會亂象必將繼續,執政黨難脫干係。賴清德總統和朱立倫、柯文哲兩位黨主席既是台大同學,也是舊識,在國家面臨國際局勢重大變化之際,「求同存異」打個招呼照面,應該沒那麼困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