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19日發表美麗島史料彙編 揭露關鍵拼圖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2/18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8日電)國史館明天將舉行「戰後台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內容涵蓋美麗島事件的關鍵拼圖,即當時政府各行政、司法部門及情治機關的核心檔案,完整呈現美麗島事件在政治面與司法面的過程與影響。

國史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戰後台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暨座談會19日在國史館台北館區舉行,邀請美麗島事件當事人、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及辯護律師、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並邀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湯志傑、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蘇彥圖與談。

國史館表示,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對台灣的政治發展有巨大且深遠影響,相關史料在1987年解嚴後陸續問世; 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後,更有大批政府機關檔案出土; 2002年起,檔案管理局邀集學者專家組成美麗島事件檔案徵集專案小組,積極檢選、徵集、編目、整理,並陸續開放。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國史館指出,本著修纂研究國家重要史事的法定職掌,以及落實「開放政府」和促進「轉型正義」的時代使命,繼出版一系列戰後台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後,繼續編輯出版美麗島事件的關鍵拼圖,即當時政府各行政、司法部門及情治機關的核心檔案。

國史館說,「戰後台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範圍涵蓋美麗島雜誌社總社和各地服務處的成立與運作及其效應,高雄事件的發生,後續的逮捕、偵訊、軍法和司法審判,事件後政府的處置等,完整呈現美麗島事件在政治面與司法面的過程與影響。

國史館表示,其中披露的檔案內容可彌補以往史料中較欠缺的細節,尤其是情治機關對黨外活動的監控,乃至偵查過程及如何研擬審判策略等層面。

國史館指出,期待透過這次史料彙編出版,推動鼓勵各界應用研究,解析台灣自1980年代起的轉型歷史,共同見證威權鬆動、民主化的國家鉅變。(編輯:謝佳珍)1110218

國史館19日美麗島史料新書發表 蘇貞昌姚嘉文將出席

2022/2/17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7日電)國史館19日將舉辦「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美麗島事件遭重判的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及當年擔任辯護律師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將應邀致詞,這是官方首次有系統彙編史料說明美麗島事件過程。

1979年美麗島事件是先暴後鎮、先鎮後暴,或當局有藉由暴徒攻打憲警,以製造鎮壓藉口,一直有所爭議。國史館將於2月19日舉辦「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一共8冊。其中,一份黑道當事者的陳情書,揭露了當局運用他們搗毀美麗島政團各地辦公室事宜。

1979年11、12月,發生多起美麗島雜誌社、分社遭搗毀、攻擊事件,包括11月29日黃信介位於台北市的住宅和立委服務處遭到搗毀,同日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也遭人持刀械破壞,雖然報警處理,治安當局一直未能查獲。12月7日,美麗島雜誌社屏東服務處遭到斧頭襲擊。連續數日,台北、高雄、屏東的美麗島雜誌社服務處皆遭到攻擊。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為新書寫序表示,彙編的史料主要係來自情治機關,自有其敏感性。以國家安全局為例,做為情治機關的龍頭,所管轄的除了包含大量外部機關彙報的情資之外,重點就是情治系統內部決策過程或是下達指示的公文書。因此會看到令人眼花撩亂的機關代號,還有層出不窮的專案名稱。

他說,在各機關彙整的情資中,也可發現不少線民、或者所謂「工作關係」、「運用關係」的化名,而在國安局等上層機關中,則還可看到「中央宣傳指導小組」、「中央寧靜小組」、王復國辦公室(前身固國小組、後改為「劉少康辦公室」)等單位的存在,儼然是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機器的解剖圖。

他說,例如高雄市某西餐廳老闆有黑道背景,指證歷歷說他受到警總南區司令常持琇的指示,在1979年10至12月間屢次「指使黑社會份子」攻擊美麗島雜誌社服務處,甚至搗毀黃信介、周平德的住家,如此「愛國」行為事後卻被列為「安和專案」的取締對象,因而心生不滿在1983年3月向國安局長、警備總司令等提出陳情。

陳儀深表示,這份資料說明了1979年高雄事件爆發前,為何朝野對立緊張的重要事實,也解答了研究者長期以來的疑惑。但應揭露到甚麼程度?最後決定除了他的生日、地址以及女兒的姓名等個資以外,全都露了。

他說,一般把1990年代、即李登輝時代的民主化稱為「寧靜革命」,但是,之前十幾年的變遷過程其實並不寧靜,包括威權鬆動以及憲政認同的形成,是經過衝撞與妥協、鎮壓與犧牲而來。換言之,台灣的民主和獨立現狀之所以然,不是1990年代才開始的。

他說,這批官方檔案與國史館在2001年出版的「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可以互相銜接、參照。期待來年,能進一步處理美麗島事件的「案外案」,包含林宅血案、高俊明(藏匿施明德)案、大鬍子家博案、以及延續數年的「國際救援」等議題,讓本案相關史料可以更完整、詳細呈現在國人面前。(編輯:蘇志宗)1110217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