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加拿大宣布啟動FIPA談判前置作業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01/10 自由時報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OTN)總談判代表鄧振中今天上午與加拿大國貿部長伍鳳儀(Mary Ng)舉行視訊會議,並共同宣布我國與加拿大啟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定」(FIPA)探索性討論,也將同時強化供應鏈韌性,推動包容性成長與貿易。

鄧振中與伍鳳儀今天在視訊會議中就台加雙邊經貿關係、供應鏈韌性、多邊及區域經貿議題等交換意見。伍鳳儀強調,加拿大致力深化與印太地區的貿易連結及經濟夥伴關係,而台灣是加拿大在印太的關鍵貿易與投資夥伴,雙方將在供應鏈、綠能、科技、創新、教育及原住民事務等領域加強合作。

行政院會後宣布,台灣與加拿大啟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oreig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Arrangement,簡稱FIPA)探索性討論(exploratory discussions)。探索性討論是加拿大啟動雙邊貿易及投資談判的前置作業,目的是經由雙邊討論,了解彼此投資規範內容,及洽簽協定可能帶給雙方的影響與經濟效益,以便展開後續工作。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行政院表示,加拿大是台灣的重要經貿夥伴,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約為55億美元,台灣是加拿大在亞洲第6大貿易夥伴,台灣對加直接投資累計金額逾2.56億美元、加商來台投資金額累計逾5.57億美元。

行政院強調,台加啟動FIPA探索性討論,是強化雙邊經貿關係重要的里程碑,對於加拿大深化印太區域合作,及台灣與理念相近夥伴加強經貿連結也有助益。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說,外交部對此表達高度肯定與歡迎,此象徵台加將進一步深化經貿投資夥伴關係。歐指出,加拿大去年完成新版範本後,我國政府即積極促成本案的啟動,未來將積極配合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並與相關部會共同努力,儘早完成台加FIPA,促進雙向投資,建立供應鏈韌性,共同振興疫後經濟,增進與理念相近國家的經貿連結。

台灣和加拿大政府同意就投資保護協議啟動會談

2022年1月11日 美國之音

台灣和加拿大的政府官員星期一(1月10日)說,雙方已同意就一項投資保護協議開始會談。這是台灣面對來自北京越來越大的壓力而不斷加強與民主政體關係的努力的一部分。

台灣一直希望與美國和歐盟等被台北視為志同道合的伙伴達成貿易協議。

台灣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但與台灣已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主要經濟體只有兩個:新加坡和新西蘭。中國一直要求各國不要直接與台灣政府打交道。

台灣行政院說,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談判辦公室總代表鄧振中(John Deng)以視訊方式會晤了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兩人同意啟動有關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的“探索性討論”。

行政院的聲明說,啟動FIPA的探索性討論是“強化雙邊經貿關係重要的里程碑”。

這次會談在台灣時間1月10日、加拿大時間1月9日進行。

與世界多數國家一樣,加拿大政府與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加拿大政府在聲明中說,伍鳳儀“強調在加拿大在印太地區拓寬貿易聯繫並深化經濟夥伴關係之際,台灣是一個關鍵的貿易和投資夥伴”。

加拿大政府的聲明說:“兩位部長討論了加拿大與台灣繼續共事的需要,以進一步推動供應鏈韌性和互利商機以及增加在科學、技術與創新、教育、原住民事務和綠色經濟方面的合作。”

加拿大政府提到,台灣是加拿大在亞洲的第六大貿易夥伴。

雙方政府的部長級直接會談有可能引起中國不滿。北京聲稱對實行民主制度的台灣擁有主權,並加大了孤立台灣的做法。

加拿大還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CPTPP)成員。台灣和中國都提出了加入這項協定的申請。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