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勇鷹量產機成功首飛,國機國造大進展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10/21

勇鷹首架量產機(左)21日成功在台中首飛,由原型機(右)伴飛。(軍事迷提供)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傳真 110年10月21日
勇鷹首架量產機(左)21日成功在台中首飛,由原型機(右)伴飛。(軍事迷提供)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傳真 110年10月21日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21日電)漢翔公司目前已研製兩架勇鷹高級教練機原型機,編號分別為11001及11002,國防部9月指出,預計12月將完成兩架量產機。據了解,編號11003的量產機今天上午在清泉崗基地成功首飛,國機國造更進一步。

目前由漢翔研製的兩架勇鷹原型機(編號11001、11002)已完成漢翔內部測評,今年3月起接續交由空軍作戰測評,但研發測試評估仍依照計畫持續進行;空軍測試團隊也已進駐漢翔公司,與漢翔人員共同測試,象徵進入空軍的戰術測評階段。

根據國防部9月送交立法院的業務報告書中指出,勇鷹新式高教機去年6月完成首飛,依計畫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兩架量產機,全案將在民國115年完成66架交機數量。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據了解,編號「11003」、首架勇鷹高教機量產機,上午在台中清泉崗基地成功執行首次試飛任務,因尚未出廠,機身塗裝仍維持黃色防鏽底漆,並由原型機「11002」伴飛,基地周邊聚集眾多軍事迷捕捉歷史一刻,也象徵國機國造更進一步。(編輯:蘇志宗)1101021

從介壽號到勇鷹新式高教機 國機國造大事記一次看【圖輯】

介壽號教練機截至民國63年共生產58架,作為空軍官校學生初級飛行教練機,服役至71年除役。(中央社檔案照片)
介壽號教練機截至民國63年共生產58架,作為空軍官校學生初級飛行教練機,服役至71年除役。(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中24日電)國機國造、首架AJT(Advanced Jet Trainer)新式高教機今天上午在台中漢翔公司正式出廠,並定名為「勇鷹」,以紅白藍的飛機塗裝首度曝光,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也登上新機視察、聽取簡報。

以下為國機國造大事記

–介壽號教練機(民國57年至71年),57年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製造的輕型教練機,使用O-320-E2A往復式發動機,截至63年共生產58架,作為空軍官校學生初級飛行教練機,服役至71年除役。

–中型運輸機(61年),61年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設計,採高機翼的設計,使用2具T-53-L-701A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但因未來兵力需求以自行研發噴射機為目標,最後並未量產,但卻也因此為後續研發噴射機奠定良好基礎。

中型運輸機民國61年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設計,採高機翼的設計。(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作者星夜魔法师,CC BY-SA 3.0)
中型運輸機民國61年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設計,採高機翼的設計。(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作者星夜魔法师,CC BY-SA 3.0)

–中興號教練機(62年至82年),59年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設計製造而成,使用T53-701A型發動機,62年首架機出廠並陸續生產55架,空軍官校於65年正式作為飛行訓練機,並在82年除役。

中興號教練機民國59年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設計製造而成,空軍官校於民國65年正式作為飛行訓練機,並在82年除役。(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作者Michel Teiten,CC BY 2.5)
中興號教練機民國59年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設計製造而成,空軍官校於民國65年正式作為飛行訓練機,並在82年除役。(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作者Michel Teiten,CC BY 2.5)

–F-5E型戰機(63年至今),62年與美國簽訂合作生產計畫(MOU),使用2具J58-GE-21A型渦輪噴射發動機,共生產242架。63年首架機在台灣裝備完畢,並出廠交付空軍,目前仍然擔任台灣空軍部隊的訓練任務。

F-5E型戰機民國63年首架機在台灣裝備完畢,並出廠交付空軍,目前仍然擔任台灣空軍部隊的訓練任務。(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作者玄史生,CC BY-SA 3.0)
F-5E型戰機民國63年首架機在台灣裝備完畢,並出廠交付空軍,目前仍然擔任台灣空軍部隊的訓練任務。(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作者玄史生,CC BY-SA 3.0)

–AT-3教練機(69年至今),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研究設計與製作,使用TFE-731-2-2L渦輪扇發動機,首架在69年出廠、共生產63架,空軍官校在74年換裝作為高級飛行訓練使用,服役迄今。

AT-3教練機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研究設計與製作,空軍官校在民國74年換裝作為高級飛行訓練使用,服役迄今。(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作者玄史生,CC BY-SA 3.0)
AT-3教練機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自行研究設計與製作,空軍官校在民國74年換裝作為高級飛行訓練使用,服役迄今。(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網頁;作者玄史生,CC BY-SA 3.0)

–IDF型經國號戰機(81年至今),由台灣航空發展中心研發自製的高性能防禦戰機,使用2具TFE1042發動機,77年首架出廠,共生產130架,於81年移交空軍使用,主要任務為空對空、空對面作戰,武器系統配備自製天劍一型、天劍二型飛彈,為捍衛台海安全的主力機種。

IDF型經國號戰機主要任務為空對空、空對面作戰,武器系統配備自製天劍一型、天劍二型飛彈,為捍衛台海安全的主力機種。(中央社檔案照片)
IDF型經國號戰機主要任務為空對空、空對面作戰,武器系統配備自製天劍一型、天劍二型飛彈,為捍衛台海安全的主力機種。(中央社檔案照片)

–AJT新式高教機(106年至今),國防部在105年7月15日舉辦國機國造論壇,向國人宣誓國機國造的決心,並在總統蔡英文的指導下完成產業整合,在106年2月7日正式啟動新式高教機自研自製。

國防部指出,新式高教機是凝聚航空產業能量的開始,未來國防部將以長期規劃全力發展自製戰機、滿足作戰需求,以帶動航空業發展,創造產業效益。(編輯:楊凱翔)1080924

國機國造、首架「AJT(Advanced Jet Trainer)新式高教機」24日上午在台中漢翔公司正式出廠,並定名為「勇鷹」,以紅白藍的飛機塗裝首度對外曝光。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08年9月24日
國機國造、首架「AJT(Advanced Jet Trainer)新式高教機」24日上午在台中漢翔公司正式出廠,並定名為「勇鷹」,以紅白藍的飛機塗裝首度對外曝光。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08年9月24日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