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柯文哲羈押禁見,日本《產經新聞》前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說,「以柯文哲為首的民眾黨主要幹部,有好幾個人曾經在過去的選舉中,因為被民進黨禮讓,趁機擴大了其政治資本。現在看來,他們的政治理念、做事方法,以及對自己的要求,和民進黨追求的價值幾乎完全相反。為了追求眼前的選舉結果,放鬆了對理念的堅持。識人不明、養虎為患,形成今日的亂源,民進黨難辭其咎。」
未悉矢板明夫所稱被民進黨禮讓過的民眾黨主要幹部,是否指黃國昌和黃姍姍?單就柯文哲而論,2014年初次投入台北市長選舉,競選幹部名單當中,除了總幹事姚立明以外,幾乎大部分是綠營重要成員。
個性圓融的李應元全力扮演民進黨與柯文哲的橋樑。他原是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美國本部副主席(主席為郭倍宏)。2002年2月,李應元擔任游錫堃內閣行政院秘書長,謝長廷組閣後,再次擔任行政院秘書長。後受民進黨徵召參選臺北市市長,當時的對手是馬英九,李應元對台北市情的熟悉,當然不在話下。
政策總監張景森是扁朝財經官員;負責文宣的林錦昌也是扁朝文膽;文宣部門李厚慶、林鶴明等人也都參與過民進黨台北市長選戰。
發言人簡余晏是民進黨議員;運籌帷幄、提供點子創意的張益瞻及洪智坤為綠營多年幕僚;後援會長姚文智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立法委員,他日夜勤跑基層;前僑委會主委張富美則串連海外,特別是美、日。
但為了維持柯文哲無黨籍的形像,原訂選前3天民進黨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要在台北市替民進黨議員候選人掃街,最後也在協調折衝後取消。
民進黨決定禮讓柯文哲後,蘇貞昌僅在9月中與柯文哲在議員候選人造勢場合同台,力促在野大聯盟的蔡英文則完全沒有與柯同場露面過,謝長廷也不曾在公開場合發表支持柯文哲的談話,徹底淡化的綠營色彩,成功吸納了對中間和淺藍的選民。
然而面對國民黨猛打MG149、器官移植等議題,綠營立委、名嘴在政論節目的防守,功不可沒。
民進黨鼎力襄助,居功厥偉,但選後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柯文哲和姚立明。柯文哲也完全不客氣,到處炫耀「柯文哲一人打敗大連艦隊」,得意之情,毫不掩飾。
漸漸的,柯文哲開始自承為狂、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說,「我覺得我是傳教者,像基督教的聖保羅,不是從政。基督教成功不是耶穌的功勞,而是聖保羅,他把基督的愛傳遍羅馬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某一次面對記者訪問,他透露一個「祕密」,「那時候,你要說『養虎為患』也是。當年是幾乎所有綠營的部長一對一家教般地教我,他們教我一遍,再去教小英,我是被試教的,所以我們兩個是同一套老師教出來的。」
記者追問,「你是虎嗎?」
「就是說,哇!因為這個學生太聰明了,就全部都教給我。」他大笑。
記者再問,「把武功都灌給你了?」
柯文哲洋洋得意地說,「所以人家說這是虛竹的故事嘛,本來不會武功,竟然全部人都灌給他,所以說青出於藍。是不是?」
青出於藍,也就是柯文哲自承比蔡英文更厲害,更了不起。
但台灣人對於柯文哲的狂妄自大,選擇沉默。
柯文哲過去尊蔣經國的言論,確實曾讓深綠選民憤怒。唯選前連戰、郝柏村的「皇民說、混蛋說」,深深傷害台灣人的感情,讓深綠從原本以為自己得含淚投票投柯,變為「投得很甘願」。
然而,當他說出「兩岸一家親」一句話以後,台灣人憤怒了。大家不再忍受。
2018年民進黨提名姚文智參選台北市長,但仍有綠營的議員或里長挺柯文哲,台北市民政局長藍世聰、市府顧問周榆修、議員高嘉瑜、王威中幾個人的心中,就是沒有「民進黨提名」的姚文智。
更奇怪的,民進黨籍北市副市長陳景竣還公開呼籲民眾支持柯。他特別強調,柯文哲一直挺小英連任,2020年還是會挺小英。這根本是情勒,可恥的政治交易。
曾參選民進黨主席的游盈隆不挺姚文智;「台獨烈士」的遺霜男朋友「老包」拒絕支持姚文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暗諷,如果姚文智當選市長,市民就慘了。
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接近市長選時,外界關注民進黨是否要再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結盟?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語帶玄機表示,「在一起就體諒、分開就互相加油;在一起也不一定是朋友,分開也不一定是敵人」。媒體追問,「未來有可能在一起?」洪耀福回答,「一直都在一起啊」。
就在這種曖昧矛盾,錯綜複雜的情境下,姚文智落敗,柯文哲再次執政,乃至被羈押。
猶憶民進黨成立時,談到取名為「民主進步黨」時,有人提議何不改為「進步民主黨」?因為未來可以分裂成兩種民主黨,左派叫做「進步民主黨」,右派叫做「自由民主黨」。
在台灣成為正常的獨立國家以前,政治或類政治團體,大概都有分享政治資源的觀念和習慣。以台獨聯盟為例,為了不同人群的需要,獨盟主辦或協助成立不同的組織,全美台灣同鄉會(陳唐山曾任會長)、台灣人權協會(創會會長張丁蘭,為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之妻)、FAPA(台灣人公共事務會,首任會長為蔡同榮)等先後成立。1980年許信良、陳婉真在洛杉磯創立《美麗島週報》,台獨聯盟也直接、間接給予協助。所以民進黨禮讓柯文哲等人的作法,完全可以理解。
如今發生遺憾的事,矢板明夫嚴厲的指責,民進黨只有虛心接受。但做為台灣人,大家不會忽視這是攸關整個台灣禍福的問題,若只是輕易怪罪某團體,甚至某些個人,恐怕於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