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3/01/02 自由時報
Carrier-Reagon.jpg)
〔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正在太平洋挑戰美軍,試圖突破第一道島鏈,美國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的責任越發吃重。據日本《共同社》2日報導,美軍為了加強與日本自衛隊的新合作機制,正探討將總部位於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部分指揮權移交東京橫田基地的駐日美軍司令部。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月訪美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計劃,如果成事,相信美軍與日本自衛隊加強合作將成為議題。
日本政府上月前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與《防衛力整備計畫》等3份重要國防文件,其中《國家防衛戰略》提出,創建指揮陸海空自衛隊的統合司令部。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目前的駐日美軍是由美國太平洋空軍下屬的第五航空隊(Fifth Air Force;5 AF)領導,負責與日方進行事務性協調,而作戰指揮權則屬印太司令部。
《共同社》引述日美關係消息人士指,印太司令部只向駐日美軍賦予指揮權,做法並不現實。
美國印太司令部最初於1947年1月1日成立,當時稱為遠東司令部;1957年改為太平洋司令部,是美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聯合司令部。1976年,太平洋司令部的職責範圍進一步擴大到非洲東海岸,曾達到地球表面的50%以上,之後幾經變遷。
2018年5月30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美國印太司令部。下轄的武裝力量包括:太平洋艦隊、太平洋空軍、太平洋陸戰隊、太平洋陸軍和太平洋特種部隊。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