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9日 美國之音
印度加強對鄰國公司投資的審查,在冠狀病毒爆發期間,這被廣泛視為阻止主要是中國公司收購的舉措。不過,政府在通報中沒有提到中國的名字。
印度貿易部在一份日期為4月17日的通報中表示,修改聯邦投資規則是為了遏制“伺機收購或兼併”。
通報說,與印度接壤國家的實體要想在印度投資需要得到政府批准,這意味著他們不能通過所謂的自動通道。
路透社引用印度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的話稱,“這一特殊時期不應該被其他國家利用來接管我們的公司。”
印度的通報還說,有外國投資的印度實體若想改變所有權也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
Trilgang律師事務所合夥人Delano Furtado表示,印度貿易部的這一通報可能還會影響到在印度已經有投資的中國公司。他說,“對這些實體的任何後續投資現在都可能需要批准”。
印度智庫Gateway House 2月份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對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為62億美元。
中國的網絡公司字節跳動計劃在印度投資10億美元,而包括長城汽車有限公司和中國上汽集團旗下的名爵(MG)汽車在內的汽車製造商則表示,他們打算投資數百萬美元。
印度並不是唯一在新冠病毒全球蔓延期間對外國投資實施嚴格審查的國家。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已經實施了類似的限制。
澳大利亞也表示,在冠狀病毒流行病危機期間,所有外國投資提議都將由審查委員會進行評估,以防止不良企業資產的賤賣。德國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
印度防外國“機會主義收購” 中領館稱歧視
本週一,中國駐印度使館新聞發言人嵇蓉發表聲明,指印度修改對外投資政策是針對特定國家投資者增設障礙,違背WTO非歧視性原則,與貿易及投資自由化大方向背道而馳。印度政府此前表示,變更規則旨在遏制疫情期間的“機會主義收購”。
(德國之聲中文網)印度工業和國內貿易促進部4月17日發文,要求所有“與印度有陸地接壤的國家”對印投資必須經過新德里審批,變更現有外國投資的印度企業所有權也需要獲得政府批准。印度政府表示,投資規則的變更旨在遏制疫情期間的“機會主義收購”。聲明中沒有直接提到中國。
此前,除電信、國防、安全等16個關鍵領域外,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投資者均可以對印度進行直接投資。不過,對來自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投資,印度早就有需經新德里審批的限制。而其他與印度陸地接壤的國家裡,不丹、尼泊爾和緬甸基本沒有能力對印度企業進行收購。
路透社報導指出,隨著疫情全球爆發以及各國採取封城措施,印度股市從2月15日以來已經下跌25%。”《印度斯坦時報》發表評論說,印度擔心中國在擺脫疫情後經濟快速恢復,屆時將對印度本土企業構成惡意收購威脅。不過,該評論也認為,外國資本對印度經濟成功至關重要。
中印關係倒退?
本週一,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嵇蓉參贊對印度調整投資政策發表聲明說,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在印累計投資已超80億美元,遠遠超過印度其他幾個陸上接壤國家在印投資額總和。聲明寫道,“印方針對特定國家投資者增設障礙,不僅違背WTO非歧視性原則,與貿易及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大方向背道而馳,更不符合G20領導人和貿易部長關於保障自由、公平、非歧視、透明、可預期和穩定的貿易投資環境並保持市場開放的共識。企業會根據市場原則作出選擇。希望印方改變相關歧視性做法,對各國來印投資企業一視同仁,營造一個開放、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去年10月,習近平訪問印度時受到隆重歡迎,被視為是中印兩國為開啟新的貿易和戰略關係鋪平道路。印度目前對投資政策的修改可能會讓這一努力受挫。據路透社報導,Trilegal律所合夥人Nikhil Narendran表示,“印度政府顯然感到對中國的注資缺少檢查,會對印度的資產所有權產生巨大影響。”他同時表示,這也可能會讓印度初創企業難以籌集到資金。
目前,澳大利亞、德國等國也採取了類似措施。澳大利亞稱,在疫情期間,所有外國投資都將由一個委員會進行評估,以防止企業資產被甩賣。北約和歐盟官員最近也警告多國政府,要嚴防北京可能對重要基礎設施展開的收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