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司令帕帕羅:美國艦船可護送菲律賓運補船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4/8/27

中國海警與海上民兵3月23日包夾圍堵菲國海巡艇,並向菲律賓補給船多次發射強力水柱。(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國海警與海上民兵3月23日包夾圍堵菲國海巡艇,並向菲律賓補給船多次發射強力水柱。(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馬尼拉2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今天表示,美國艦船可以護送在南海執行運補任務的菲律賓船隻,強調這是「一個完全合理選項」,不過須經美、菲協商。

路透社報導,過去一週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發生一連串海上和空中對抗,美軍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述說法很可能引發中國不滿。

帕帕羅出席印太司令部舉辦的軍事論壇時,在場邊告訴記者:「在我們共同防禦條約的架構下,護送一艘船駛往另一艘船是完全合理的選項。」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長期以來,一支人數不多的菲國部隊持續駐紮在菲律賓於1999年蓄意擱淺在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的老舊登陸艦馬德雷山號(Sierra Madre)上,以宣示馬尼拉對這個區域的主權。

帕帕羅被問到,華府是否會考慮從菲律賓護送船隻運送補給品到水道上的爭議地物。

他表示:「我意思是,當然,在經過協商的前提之下。」他沒有就可能用來執行這項任務的艦船提供細節。

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Gilberto Teodoro)今天表示,因應「詭譎又狡猾的對手」,「菲美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必須從寬解讀。

雖然美國已向亞洲歷史最悠久盟友菲律賓保證,兩國間的防禦夥伴關係「如鋼鐵般堅定」,鐵歐多洛仍呼籲,為避免落入「中國的陷阱」,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得「更與時俱進」。(譯者:曹宇帆/核稿:何宏儒)1130827

美印太司令帕帕羅提出:美軍可以派船護送菲律賓船隻運送補給

2024年8月28日 美國之音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Samuel Paparo)週二(8月27日)表示,美國軍艦可以護送菲律賓船隻在南中國海執行補給任務。他認為,美國和菲律賓這兩個有著同盟關係的國家可以對這個「完全合理的做法」進行磋商。

這位海軍上將表示,美國軍方在這個問題上與相關國家進行磋商持開放態度。

帕帕羅和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長佈勞納(Romeo Brawner)在馬尼拉參加一個由美國印太司令部組織的國際軍事會議。這次會議討論的中心議題是中國在南中國海行為日益強勢的問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美國及其盟友的軍方、國防與外交方面的官員。沒有中國的代表參加這次會議。

帕帕羅發表這番評論前一周,菲律賓和中國在南中國海發生一連串海上和空中對抗。中國聲稱菲律賓海岸附近的幾個島礁都屬於中國,中國海警船、海軍船隻和民兵船隻不斷阻擾或封鎖向第二托馬斯淺灘運送補給物資的菲律賓公務船隻。那裡有常年駐守在坐灘軍艦上的菲律賓士兵。

為此,雙方屢屢發生摩擦。中國方面憑藉其船隻數量和噸位的優勢,對菲律賓船隻實施暴力衝撞,甚至派遣軍人登上菲律賓船隻進行破壞,造成菲律賓軍人受傷。

帕帕羅上將和布勞納上將在會議期間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帕帕羅表示,“在我們(美國與菲律賓)的共同防禦條約框架下,護送一艘船前往另一艘船是一個完全合理的選擇。”

路透社引用帕帕羅的話說,「當然,我的意思是要在(雙方)磋商的範圍內」。不過,他沒有說明具體動用什麼樣的船隻去執行這個任務。

美聯社說,他的這番評論讓人們得以了解駐紮在美國本土以外的級別最高的美軍指揮官是如何看待讓美國海軍艦參與有可能將他們置於與中國發生直接衝突的軍事行動的看法。

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長佈勞納表示,儘管馬尼拉譴責中國採取了「危險」和「脅迫」行動,但菲律賓還是更願意自行單獨執行這些任務,並盡一切努力確保任務的成功。

“我們要嘗試我們能夠採取的各種方法和各種渠道,”布勞納告訴媒體,“只要是我們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我們就會自己做。”

只有在力所不及的時候,菲律賓才會嘗試其它辦法,布勞納補充說,“這並不只是與美國一起行動,還會有其它有著共同理念的國家參加進來。”

依據美國與菲律賓在1951年簽署的《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有義務在菲律賓的軍隊、公務船隻或飛機在南中國海遭遇第三國武裝攻擊的時候出兵保護。

菲律賓多次批評中國使用所謂的「灰色地帶」策略,或接近武裝衝突的脅迫行動。但中國則堅稱其行為「專業」且「合法」。

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托·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敦促南中國海周邊國家譴責中國在南海航道上的活動。特奧多羅稱中國「是最大的和平破壞者」。

「我相信他們(中國人)並非不可阻擋,因為這只是一個全球共識的問題,」特奧多羅說。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