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布魯塞爾4日綜合外電報導)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日告訴歐洲聯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北京當局不希望俄羅斯在烏克蘭戰敗,擔心美國屆時會將全部注意力轉向北京。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今天的報導引述多位知情人士說法,王毅對卡拉斯(Kaja Kallas)作此表態將坐實歐盟許多人對北京的認知,但這番言論卻與北京對外說法相悖。
中國外交部經常聲稱,中國不是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的當事方。參與會談的一些歐盟官員對於王毅如此直率表述感到驚訝。
不過,據稱王毅否認中國從財政或軍事上對俄羅斯的戰爭行動提供實質性支持,他堅稱若中國真的這樣做,這場衝突早就結束了。
報導披露,在長達4小時、涵蓋各種地緣政治與商業齟齬議題的這場馬拉松式論戰中,王毅據稱對卡拉斯「上了幾堂歷史課和說教」。
有兩位官員表示,部分歐盟官員感覺王毅彷彿為愛沙尼亞前總理卡拉斯講授一堂現實政治課,部分內容聚焦在北京認為華府很快會將全般注意力轉向東方的看法上。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報導,這種轉變已經有跡可循,美國總統川普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都已表明,印太地區安全和減緩中國威脅是華府當務之急。
中國一再表態「不是戰爭的當事方」,也否認對莫斯科當局提供武器,不過證據顯示的情況恰恰相反,這包括有報導指出,北京對莫斯科供應雷射武器系統。
王毅的說法為最新跡象,顯示這場戰爭的結局會讓中國成為既得利益者。
知情人士指出,王毅和卡拉斯2日在布魯塞爾會談時氣氛融洽。但不久後就有報導稱,在北京當局要求下,歐盟和中國原定7月下旬為期兩天的高峰會已被縮短,這將使得歐中峰會只在北京進行一天。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原本預定7月24日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25日則前往合肥市參加商務峰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下午主持例行記者會,期間有外媒記者問及「南華早報」的報導,毛寧回答:「中國不是烏克蘭問題當事人。對於烏克蘭危機,中方立場一以貫之,就是勸和促談。」
她還說:「烏克蘭危機長期化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我們支持儘早透過外交努力政治解決危機,也願根據當事方的意願,同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還有記者問到歐中峰會行程可能縮短的消息,毛寧回覆:「中歐關係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雙方一致同意要籌備好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就具體安排保持著溝通。」(譯者:何宏儒/核稿:陳彥鈞)1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