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5週年,美國務卿發表聲明呼籲中國停止挑釁行為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7/12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11日專電)在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對南海主權爭議作出仲裁5週年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呼籲中國遵守國際法,停止挑釁行為,尊重不論大小、所有國家權利。

布林肯今天發出聲明表示,海洋自由是所有國家的長遠利益,對全球和平與繁榮至關重要。

他表示,國際社會長期以來受益於以規則為基礎的海洋秩序,體現於「聯合國海洋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的國際法,為海洋所有活動制定法律框架。這套國際法構成國家、區域與全球在海事領域的行動與合作,對確保全球商業自由流通至為重要。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布林肯指出,南海是以規則為基礎的海上秩序所受到的最大威脅,中國持續脅迫與恐嚇東南亞國家,威脅這條重要的全球通道的航行自由。

聲明指出,1982年海洋法公約成立的仲裁法院於5年前做出無異議且長遠的裁決,堅定拒絕中國對南海的廣泛海洋主張,認為沒有國際法依據。仲裁法院指出,法院認定屬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棚,中國沒有合法主張。依據海洋法公約,中國與菲律賓有遵循這項裁決的法律義務。

聲明重申美國在2020年7月13日關於南海海域主張,並重申菲律賓武裝部隊、公共船隻或飛機在南海遭到武裝攻擊,美方將援引1951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U.S.-Philippines Mutual Defense Treaty)第4條的共同防禦承諾。

布林肯呼籲中國遵守國際法義務,停止挑釁行為,並採取步驟向國際社會保證,會遵循基於規則的海洋秩序,尊重不論大小、所有國家權利。

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於2016年7月12日公布南海裁決,指中國「對南海水域資源無歷史性權利」,並表示「藉由妨礙菲律賓捕魚和石油開採、建設人工島嶼,以及未阻止中國漁民在該區域捕魚活動,中國侵害菲律賓在其專屬經濟區享有的主權權利」。(編輯:林憬屏)1100712

拜登政府宣布延續上屆政府南中國海政策,認定北京大部分主權主張不合法

2021年7月12日 美國之音 黎堡

華盛頓— 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延續前特朗普政府在南中國海主權聲索問題上的政策,繼續認定中國對南​​中國海大部分海域的主權聲索完全不合法。

中國軍方星期一(2021年7月12日)稱,“美國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風險製造者”,並指責美國海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當天“擅自闖入西沙領海”,被解放軍跟踪監視和驅離。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天(2021年7月11日)發表聲明,紀念國際仲裁庭五年前針對菲律賓就中國的南中國海主權主張提出的訴訟作出仲裁。那項仲裁認定中國對這一海域範圍廣闊的九段線海權主張不符合國際法。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和菲律賓受到這項裁決的法律約束。

布林肯的聲明說,美國重申2020年7月13日宣布的針對南中國海海權聲索的政策,並重申,如果菲律賓武裝部隊、政府船隻或飛機在南中國海遭到武裝攻擊,美國有義務根據美菲1951年共同防禦條約採取共同行動。

在國際仲裁庭作出相關裁決四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去年7月13日發表聲明,明確宣布美方認為北京提出的涵蓋南中國海大部分海域的離岸資源權利主張“完全不合法” ,並譴責北京使用“強權即公理”的恐嚇手段損害東南亞國家的主權。那項聲明還說,美國與東南亞盟國與合作夥伴站在一起,根據國際法賦予他們的權利和與義務,來維護他們對離岸資源的主權。

那是美國首次明確拒絕接受中國對南中國海的大部分主權主張。在那之前,華盛頓的一貫立場是主張爭議國家遵循國際法和國際慣例通過談判和平解決爭端,美國對南中國海沒有主權聲索,也對提出相互衝突的主權聲索的國家不選邊站。

在蓬佩奧領導的美國國務院去年發表南中國海政策聲明之後,中國當局曾做出反應,稱“美國不是南海和有關爭議當事方,卻頻頻插手南海問題。”聲明“敦促美國切實恪守在南海領土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不要再做地區和平穩定的干擾者、破壞者和攪局者。”

在國際仲裁庭作出裁決五週年前夕,北京上星期五重申不接受這項裁決。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