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提俄烏戰爭教訓 警告北京勿犯台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3/7/10

(中央社布魯塞爾10日綜合外電報導)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今天刊登的文章對中國發出警告。他寫道,中國正從「莫斯科當局的軍事失敗」及國際社會對俄烏戰爭的回應汲取教訓。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今天刊登史托騰柏格的文章。他在文中指出,北京當局正在「關注俄羅斯為侵略烏克蘭而付出的代價或獲得的回報」。

史托騰柏格也寫道:「中國政府對國外採取與日俱增的脅迫行為,以及對國內施行的壓迫政策,都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安全、價值及利益構成挑戰。」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新聞週刊」指出,史托騰柏格此言明顯意指中國矢言收復台灣一事。

史托騰柏格還說:「北京當局威脅其鄰國,並且霸凌其他國家。」(譯者:陳正健)1120710

北約秘書長對中國咄咄逼人行為發出隱喻警告

2023年7月11日 美國之音

華盛頓— 堅定支持烏克蘭抗擊俄羅斯入侵的北約組織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中國正在從莫斯科在烏克蘭的軍事失利及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戰爭的反應中吸取教訓。

斯托爾滕貝格在美國知名的《外交》雜誌星期一(7月10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說,北京“在觀察俄羅斯為其侵略付出的代價,或得到的收穫”。

他說,如果普京在烏克蘭得手,這將對烏克蘭人是一場悲劇,對全世界也是十分危險的,將向其他專制政權發出一個信息,就是它們也可以通過武力達到目標。這對北京尤其如此。

斯托爾滕貝格說,他今年年初訪問日本和韓國時,兩國領導人很明確地感到擔憂,今天在歐洲發生的可能明天在亞洲發生。

斯托爾滕貝格說,擁有核武器的北約不將中國視為敵手,西方必須繼續與北京接觸解決當今全球的挑戰,包括核擴散和氣候變化。但他同時敦促北京運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跟莫斯科調解,結束在東歐的非法戰爭。

他說,但是,北京仍沒有譴責莫斯科的侵略,反而“增加與俄羅斯的經濟、外交和軍事合作”。

斯托爾滕貝格還表示:“中國政府在國外越來越具脅迫性的行為及在國內更具壓迫性的政策,挑戰北約組織的安全、價值觀和利益。”

斯托爾滕貝格還寫道:“北京在威脅其鄰國並霸凌其他國家。”

他顯然是指中國威脅要將民主自治的台灣與中國大陸統一的誓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令國際社會聚焦中國占領台灣的企圖。中國近年來強化了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和恐嚇,在台灣周邊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斯托爾滕貝格還說:“中國在試圖控制北約國家關鍵的供應鍊和基礎設施。我們必須清晰地看到這些挑戰,不應當為謀取經濟利益而拿安全利益做交易。”

斯托爾滕貝格繼續寫道:“由於獨裁政權越來越抱團,我們相信自由和民主的國家必須站在一起。北約是歐洲和北美的一個區域性聯盟,但是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全球性的。這就是為什麼我邀請歐盟以及我們印太合作夥伴-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和韓國的領導人參加我們在維爾紐斯的峰會的原因。我們必須對我們面對的安全風險有共同的認知,一起合作強化我們的社會、經濟及民主的韌力。”

彭博社報導說,烏克蘭戰爭可能是北約這個星期峰會上的首要議題。不過對北約最大的長久挑戰不一定是普京,而是遠離歐洲的日益崛起的強國-中國。

報導表示,一些北約成員國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努力將亞太地區的領導人引入北約的對話中,其中包括澳新日韓領導人將參加北約峰會。而北約也更願意在更接近中國的地方展示軍事存在,主要是限制在聯合演習上。

不過,讓所有成員國都認知這一目標並非易事。一些成員國鑑於歐洲大陸上的自身挑戰不願擴大北約的地理版圖。也有一些不願介入美中之間影響力競爭之中,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工具。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