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六都春秋】
文/陳昭南
續貂言:【阿公說幹話之831】
馬英九仍然自認為是中國人,
但對習維尼的暴政卻不趕多置一詞;
馬英九宣示兩岸沒有國籍問題,
其實他應該去請教林鄭月娥如今特首處境有多猥瑣!
馬英九身為美國人的外公,何需考慮台灣防疫線被突破!
=====================
▲馬英九主張:中國14億人都可以來台灣投票選總統?
昨天周日參加一場讀書會座談,有年輕朋友提出有關這次正在爭議風頭上的「小明的故事」。她的討論焦點在「人權」和「人道」的哲學思維。
該話題是由馬英九最近的連續「發言」所引起的,而且這位年輕人希望在場與談人不要「因人廢言」,期許能做「理性」思辨。
此一議題起因是:據報載,馬英九辦公室昨(16日)再發聲明稿指出,為了國人健康全面進行防疫工作這點值得肯定,但仍必須提醒,政府不該也不能忽略對人權普世價值的重視。依照現行《憲法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其實不存在國籍問題,而是以台灣地區人民與大陸地區人民的戶籍作為區分。
該報導說:馬辦指出,陸配子女未能取得台灣國籍的因素有很多,包含就學、醫療、經濟等各種考量,有些兩岸婚生子女會暫時保留大陸地區人民的身分;另外一種則是已經改選入籍台灣,依照法規目前處於「長期居留」期間,還無法立即取得中華民國的身分證,但不論哪一種狀況,這些孩子都是台灣人的親骨肉,政府卻拿「有沒有身分證」當理由,全面拒絕這些台灣孩子入境,讓家庭無法團聚,這樣合理嗎?
馬辦的新聞稿還特意提及:針對總統蔡英文表示「馬前總統既然做過總統,應該知道疫情掌控最優先」,馬辦也回擊,馬英九當然知道疫情掌控是最優先,也絕對支持政府全力防疫,不過重視人道與人權跟防疫工作並不衝突。
我在座談現場的回應概略是:
①人道或人權是普世價值觀,但一旦涉及到絕大多數人的生命威脅時,這普世價值在實踐上的先後順序,就必然會面臨選擇性的最大挑戰。宋代名臣范仲淹說:「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就是一種政策選擇。
歐洲當前所面臨的「難民問題」也照樣攤在此一兩難困境下;而日本此刻因為對於防疫的不積極作為而舉國正將陷入「重災區」的險境中,也是此一兩難困境的政策選擇結果;
這不是台灣獨有的政策選擇困境。馬英九的發言意見,只是表示他選擇了不要發生「一家哭」而無須顧慮「一路哭」的窘境。而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則依其專業判斷選擇了寧可「一家哭」也必須要力守嚴防發生「一路哭」的慘烈結果。
孰是孰非,各自判斷,也尊重各自所選擇的發言意志,完全談不上「以人廢言」。
②「防疫視同作戰」是全民基本共識,所以當前的台灣已經進入到「準戰爭」的情境中,指揮官的決策就是命令,套用習維尼的用詞叫做「聞令而動」,沒甚麼可討價還價的。這是一種民主國家的國民所必須要具備的民主素養。陳時中能夠在最新民調中得到82%的支持率,已說明一切。
順便請大家注意,支持陳時中的82%,已定然涵蓋了當時投票給草包韓的552萬多票中的絕大部分了。這顯示「防疫作戰」完全超越藍綠意識形態的對立。
③至於馬英九聲明中所宣稱的,認為蔡政府禁止非本國籍的陸配子女入境是錯誤政策,因為依台灣現行相關法規「兩岸其實不存在國籍問題」。從法律層面而言,即使在平日(非防疫期間),我也完全無法苟同。
所謂「國籍」的認知,一邊是「中華民國」一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清楚楚,否則後者人民到台灣為何要通過「入境」申請和外國通關檢查?
馬英九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宣誓就職的依據是「中華民國憲法」,習維尼擔任國家主席的依據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前者經由台灣全民投票的民主選舉所產生,後者由共產黨自行閉門推舉產生,各自的法源、產出形式的合法性全然不同,這不算不同「國籍」,那該算甚麼?
難不成14億中國人都可以自由來台灣投票選總統嗎?
④這議題其實只顯示「一中原則」的基本態度,也就是個人政治主張的一種宣示,跟「防疫作戰」的專業決策全然無關。也就是說,要守住台灣防疫戰線,就必須嚴守「聞令而動」的作戰準則,除非專業的「防疫大將軍」遭到無理撤換,更重要的,也應該不能容許任何「政治」考量和操作居間作梗。
⑤中共在自身醫護體系已然大崩潰的當頭而導致橫屍遍野之際,還有心情來跟台灣大玩政治遊戲,將「台商」當做人質,而一再企圖要藉機衝垮台灣刻正堅守著的防疫戰線,可見其包藏的禍心有多歹毒多邪惡,台灣人民都應該群體擊鼓攻之。
所以馬英九的此類發言,我個人認為只好用四個字回送給他:靠邊站去!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goo.gl/Evnz7p
作者

陳昭南
《六都春秋》創辦人,曾任立法委員,現為網路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