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天性就是會得意忘形,修養工夫到家者才懂得收斂。政治人物的權力慾望本來就比一般人強烈,權力慾望不強的人就算誤入政壇,也很快會被淘汰,因為政壇就是不流血的戰場,企圖心不強就沒有戰鬥力。民進黨征戰了幾十年,就算贏得總統大選也是朝小野大,跛著腳執政,好不容易二0一六年開始完全執政,可以充分享受權力的滋味,依人的天性,當然會得意忘形。
鐘擺效應是政壇必定出現的生態,掌握權力的政黨會過度濫用權力,走向腐化。在野黨沒有權力,所以不容易腐化,最大在野黨就很自然的取代腐化的執政黨。民進黨掌握絕對權力,當然難逃腐化,該黨又有特殊的特點,不懂得權力分配,當掌握絕對權力時,必定內鬥。依台灣鐘擺效應的政治生態,最大在野黨必定會快速成長,可是中國國民黨卻趴在地上爬不起來。
以前中國國民黨是一黨獨大,民進黨拚盡全力戰鬥,只形成單邊的鐘擺效應,當民進黨沒有資源時,會同心協力建立政治版圖,當成長到可以挑戰執政黨時,就因腐化而崩解,政治版圖輸光了之後又同心協力而茁壯,民進黨自己在強與弱之間形成鐘擺效應,中國國民黨不動如山,就算民進黨能贏得總統大選,還是不能撼動立法權。直到馬英九崩解了該黨的地方派系,民進黨才有機會完全執政。
完全執政的民進黨衰退是必然的,中國國民黨應該有機會爬起來,可是目前該黨卻趴在地上爬不起來,連在民進黨發生過的單邊鐘擺效應都沒有發生, 一直趴在地上。中國國民黨在資源豐富的時候,利益分配得相當成功,所以很穩定,可是當利益消失時卻不懂得同心協力創造資源。民進黨正好相反,沒有資源時大家同心協力創造資源,可是資源豐富時卻因為搶資源而內鬥,因而衰退。
兩大黨的特性正好相反,是出身背景的差異所造成。中國國民黨出身獨裁的執政黨,要出人頭地必須有人提拔,因而講究倫理,且有完善的資源分配制度,民主化之後還是維持這種政治生態。依循這種環境培養出來的政治團體,當資源豐富的時候必定有妥善的分配制度,所以相當穩定,維持政黨的強勢。這種政黨懂得分配,沒有歷經生產的訓練,當資源消失時,不懂得大家同心協力去創造資源,反而出現內鬥,因而癱在地上爬不起來。
民進黨出身在野的民主政黨,任何人都不可能受到提拔,要政治資源必須自己奮鬥,而一個人奮鬥不如團隊的奮鬥,因而訓練出團隊奮鬥,創造資源的習性。只是這種團隊不講究倫理,各個都是老大,就是沒有大老,更沒有利益分配的制度,當資源豐富時,大家搶資源,出現內鬥是必然的,所以快速衰退。等資源花光了就從頭開始,大家同心協力創造資源,所以形成鐘擺效應,就算衝不破中國國民黨的勢力,也會形成單邊的鐘擺效應。
民進黨像一群狗,可以共患難,但難以同享樂,沒有資源的時候大家會同心協力,爭取資源,可是當資源豐富的時候,會因搶資源而互咬,因而衰退。中國國民黨正好相反,就像一群豬,可以同享樂卻不能共患難,當資源豐富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分配,然而因被照顧慣了,在缺乏資源時卻不知道同心協力爭取資源。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1/12/30(台灣時報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