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4 法廣
美國多家媒體周三報導,美國眾議院共和黨高層要求拜登總統“解密與國家安全威脅”有關的重大情報,而美國廣播公司直指這一情報與俄羅斯希望將核武器送入太空有關。
『政客』新聞網報導援引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周三就“嚴重的國家安全威脅”發出含糊的警告,該威脅與俄羅斯和太空有關。
多年來,美國一直對俄羅斯在太空領域的進步感到擔憂。雖然知情人士沒有提供太多細節,但其中一位人士表示,該情報與莫斯科將其軌道系統武器化有關。
但根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兩位熟悉國會山審議情況的消息人士表示,這些情報與俄羅斯希望將核武器送入太空有關,“這並不是要從太空向地球投放核武器,而是可能用於對抗衛星。”
一位消息人士稱,這是“一件大事”,“非常令人擔憂,非常敏感”。多位國會議員都表示這個問題“很嚴重”。
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們不斷追問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有關共和黨要求總統解密相關情報的請求,沙利文只是表示,他此前曾與“八人幫”國會高層領導人進行過一次機密討論。“八人幫”指的是國會兩院的兩黨領袖和高級情報成員。但沙利文拒絕提供更多細節。
沙利文只是表示,總的來說,“美國人明白,我們每天都在應對世界上發生的一系列威脅和挑戰,例如恐怖主義”。
沙利文補充說,“我相信拜登總統正在做出的決定將確保美國人民的安全”,他強調拜登政府“比歷史上任何一屆政府都以更具創新性、更具戰略性的方式處理情報解密問題,以符合美國的利益。”但他拒絕披露白宮周四舉行的會議是否會討論媒體報道的有關“國家安全嚴重威脅”的內容。
周三早些時候,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眾議院邁克.特納(Mike Turn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的小組已“向所有國會議員提供了有關國家安全嚴重威脅的信息”。
他補充說,“我請求拜登總統解密與這一威脅有關的所有信息,以便國會、政府和我們的盟友能夠公開討論應對這一威脅應採取的行動。”
雖然美國廣播公司援引知情人士指,前述涉及國家安全威脅的情報指的是俄羅斯要在太空使用核武器,但政客新聞網的報導則相對隱晦,只是說“目前還不清楚俄羅斯究竟開發出了哪些能力引起了官員和立法者的關注。”
近年來,美國官員還對從地球表面發射的可能摧毀軌道衛星的導彈發出了警告。2021年,俄羅斯對自己的一顆衛星進行了反衛星導彈試驗, 將其分解成1500多塊碎片,這可能對軌道上的其他物體構成嚴重威脅。
美國重要國會議員警示“嚴重的國家安全威脅”
2024年2月15日 美國之音 塞爾丁
華盛頓— 一位美國高級國會議員就對國家安全的潛在重大威脅發出警告,公開呼籲喬·拜登(Joe Biden)總統解密情報,以便美國公眾以及美國盟友能夠做出回應。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邁克·特納(Mike Turner)週二(2月13日)發表聲明,警告稱存在「嚴重的國家安全威脅」。
特納的聲明沒有詳細說明這一威脅,但指出他已要求總統更快、更廣泛地分享資訊。
據報道,特納發給同事的一封電子郵件副本,被各新聞媒體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將危險稱之為「外國軍隊破壞穩定的能力」。
儘管如此,白宮週三(2月14日)仍試圖淡化特納的擔憂。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說:「我相信,拜登總統在他所做的決定中,將確保美國人民的安全。」沙利文告訴記者:「我們相信我們能夠、
將要、並且正在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他補充說,他對特納公開他的擔憂感到驚訝,因為他們定於週四舉行機密簡報會。
沙利文還為不公開威脅情報的決定辯護,指出了對保護美國情報“來源和方法”,以及總統過去解密情報意願的擔憂。
「當這樣做符合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時,你絕對不會發現我們不願意這樣做,」 他說。「本屆政府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以更具創造性、更具戰略性的方式,比歷史上任何一屆政府都更加以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的方式處理情報解密問題。」
一些主要的國會議員對此也進行了反擊。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最高民主黨議員吉姆·希姆斯(Jim Himes)稱這一威脅是“重大威脅”,但“不應引起恐慌”。
「至於是否可以就這個問題進行更多解密,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他補充說。「但這不應該是公開討論的話題。」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領導人同樣試圖減輕人們的擔憂。
該委員會「掌握了相關情報,並從一開始就嚴格跟踪這個問題,」民主黨籍的委員會主席馬克·華納(Mark Warner)和共和黨副主席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在一份聲明中說。
「我們繼續認真對待此事,並正在與政府討論適當的回應,」他們補充說。「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謹慎對待可能披露的來源和方法,這些來源和方法可能是保留美國行動的一系列選擇的關鍵。」
共和黨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分別多次告訴記者們,「沒有必要引起公眾恐慌」。
「我想向美國人民保證,」 約翰遜說。“我們只是想向公眾保證這個問題在我們穩健的把握之中。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必要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