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下令買天然氣用盧布支付,期限已屆未斷供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4/1

儘管俄羅斯總統蒲亭設下期限,要求買方以盧布付款否則將切斷天然氣供應,但俄羅斯天然氣1日依舊通過管線輸送到歐洲。(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儘管俄羅斯總統蒲亭設下期限,要求買方以盧布付款否則將切斷天然氣供應,但俄羅斯天然氣1日依舊通過管線輸送到歐洲。(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烏克蘭伊爾平1日綜合外電報導)儘管俄羅斯總統蒲亭設下期限,要求買方需以盧布付款否則將切斷天然氣供應,拿俄國對抗制裁的最強力武器作為要脅,但俄羅斯天然氣今天依舊通過管線輸送到歐洲。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停戰和談預料將透過視訊再次展開,烏軍於地面戰展開反擊,取得更多進展,將俄軍逐出基輔,並解救烏克蘭北部及烏東部分被圍困城市。

俄羅斯發動攻擊迄今5週,卻未攻下任何一個主要城市。俄方宣稱將把焦點轉移至烏克蘭東南部,也就是俄國自2014年起扶植分離主義分子的區域。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這塊區域包括港口城市馬立波(Mariupol),俄烏開戰以來最慘重人道危機景象都發生於此。聯合國認為當地有數以千計平民死於俄軍超過1個月來的圍攻與不間斷轟炸。

紅十字會希望今天能利用第一批派遣的援助車隊,開始在馬立波展開撤離行動,但烏克蘭表示,俄軍昨天阻攔車隊進入馬立波。

自從俄國發動戰爭以來,西方實施的制裁行動讓俄國的絕大多數世界貿易受阻,但石油與天然氣不受影響。

蒲亭昨天宣布他已簽署命令,對俄「不友好」國家必須以盧布支付天然氣價款並設定4月1日為最後期限,如不照辦就會被切斷供應。這項要求遭西方買主拒絕,因為那是試圖改寫以歐元支付的合約。俄國天然氣的最大買家德國則稱這是「勒索」,並為天然氣可能斷供的緊急情況作準備。

不過,俄國輸往歐洲的天然氣今天並沒有立即斷供跡象,依舊穩定透過3條主要管線當中的兩條繼續輸送–穿越波羅的海的北溪天然氣1號管線(Nord Stream 1),以及經烏克蘭輸往斯洛伐克管線。

另一條把俄羅斯天然氣經白俄羅斯輸送到西歐的亞瑪-歐洲(Yamal-Europe)輸氣管線,目前把天然氣從德國反送回波蘭,但這種狀況偶爾發生,不必然代表執行新政策。

國有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表示,仍依照客戶要求,透過烏克蘭境內管線向顧客輸送天然氣。

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部分合約內容規定必須先輸送天然氣後付款,因此斷供情況應該不會立即發生。(譯者:戴雅真/核稿:劉學源)1110401

巴斯夫:俄若斷供天然氣 德將陷二戰後最大危機

2022/4/1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日專電)德國化工巨擘巴斯夫(BASF)警告,如果中斷俄國天然氣的供應,德國可能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巴斯夫是歐洲最大的化工集團。旗下子公司Wintershall Dea在俄國開採天然氣,並參與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Nord Stream 2)的興建,與俄國能源業維持數十年的關係。

巴斯夫執行長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訪問時表示,如果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將導致企業破產和大量的失業人口,「德國經濟將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薄睦樂說,化工業的生產需要天然氣,產品涵蓋生活各領域。停止進口俄國天然氣能否阻止戰爭很難說,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經濟被摧毀。

他坦承,俄軍侵略烏克蘭後,與俄國的能源夥伴關係不可能再維繫下去,但向俄國買天然氣是業界和政府數十年來努力的成果,確保歐洲的財富和競爭力,不可能一下子改變。

透過增加液化天然氣進口等方式,薄睦樂預期,最快4到5年後,德國才能完全擺脫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

為阻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歐洲各國和輿論要求德國停止從俄國進口天然氣,讓德國政府受到龐大的壓力。

德國使用的天然氣有高達55%來自俄羅斯。為防止俄國突然中斷天然氣供應,德國在3月30日啟動天然氣預警機制,如果供應真的吃緊,將首先限制工業大戶的用量。(編輯:馮昭)1110401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