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14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4日電)總統蔡英文今天說,中研院團隊近來領先全球,對Omicron病毒發展了次世代mRNA疫苗,展現台灣堅強的生技實力;另外,她也說,希望資通訊產業跟生醫跨領域連結,打造屬於台灣精準醫療照護的品牌。
蔡總統今天在總統府接見110年度傑出生技產業獎獲獎單位,她致詞提到,疫情期間,生技產業發展受到更高的關注期待,台灣的生技產業也持續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她說,除了高端疫苗研發技轉製造,中研院近來有個好消息,就是中研院團隊近來領先全球,對Omicron病毒發展了次世代mRNA疫苗,這些都展現台灣堅強的生技實力。
蔡總統指出,過去這幾年促進生技產業發展,政府積極做了許多法規建構調整,例如,開放細胞治療、遠距醫療,成立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現在也預告將制訂再生醫療三法,包括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以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
她說,再生醫療三法中,會透過增設專用基金的方式,積極獎勵再生醫療研究,也希望延攬培育人才,帶動再生醫療產業蓬勃發展。
另外,蔡總統表示,台灣最優勢的產業之一就是資通訊產業,也希望資通訊產業與生醫可以有跨領域連結,展現出台灣優勢,這是發展精準醫療的重要基礎。
她說,政府已經提出相關方案,引進巨量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最新科技,繼續強化精準醫療的發展,打造屬於台灣精準醫療照護的品牌,這是台灣兩個最優勢產業的結合,她對這個產業抱著很大期待,也願意與大家一起努力。(編輯:郭無患)1110214


中研院領先全球 發表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
2022/2/11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1日電)對抗COVID-19變異株,中央研究院近日領先全球,以Omicron變異株為標的,發表4種mRNA次世代疫苗,其中Omicron疫苗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異株,預計2月投期刊審查。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長陶秘華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指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在2020年影響台灣,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決定組織團隊開發mRNA疫苗技術,盼建立技術因應未來防疫不時之需,並開發新智財權、開發mRNA新適應症,包含癌症疫苗、其他傳染性疾病等。
陶秘華說,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11月26日宣布Omicron為新的重大變種病毒株,中研院12月隨即決定以Omicron變異株為標的,測試中研院團隊在應付未來的緊急疫情時開發疫苗的能力及速度,研究團隊後來也在2週內完成模板製作、1週內完成mRNA疫苗製作。
研究團隊後續製作4種mRNA疫苗模型,包含原始武漢株、Delta株、Omicron株以及混合了Delta株與Omicron株的混合變種株,並經過偽病毒測試中和抗體,結果顯示,原始武漢株疫苗對4種病毒中和性抗體都有效,但對Omicron變異株僅有武漢株的1/13。
不過,若是Omicron株疫苗,對Omicron變異株的中和性抗體,則比原始武漢株高出37倍,但對其他病毒株則是幾乎無效。
陶秘華說,研究團隊後續也將這4種疫苗做為追加劑,注射到一年前已接種2劑原始武漢株疫苗的小鼠上,結果顯示,4種研發的疫苗對4種病毒株都能產生廣效抗體,只是程度略有不同,且也都會產生T細胞免疫。
陶秘華表示,當初其實沒有預期可以搶先全球發表,因此後來就加速論文撰寫,1月31日先將第一版發表在bioRxiv,後續也完成實驗資料補充,預計2月中投稿到正式期刊,經同儕審查後就會正式發表論文。
不過,陶秘華強調,藥物從研究到生產過程其實很冗長,從實驗室、生產製造到臨床試驗都有不同階段任務,目前中研院研發的疫苗是在實驗室階段,後續要進入生產製造必須有合格原物料、藥物安定性測試、藥理及藥效分析等,才能進入臨床試驗。
陶秘華說,這項技術不只可用在COVID-19疫苗,包含癌症、禽流感、茲卡病毒、過敏病、基因治療等都有可能運用到這個技術來做產品開發。(編輯:管中維)11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