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脅迫立陶宛及歐盟出口商,歐盟向WTO提出訴訟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01.27 自由亞洲電台

就立陶宛批評中國透過貿易手段來向該國施壓,歐洲聯盟1月27日正式循世界貿易組織 (WTO)的訴訟機制,投訴中國對立陶宛採取歧視貿易政策,要求世貿組織處理,並指出,中國的施壓脅迫也打擊了歐盟單一市場的其它出口產品。中國外交部則回應說,中立之間的問題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

中國公然違反貿易規則,經濟霸凌立陶宛至今沒有悔意,歐洲聯盟終於出手挺會員國了,一狀告上世界貿易組織 (WTO) ,指控中國無視世貿組織規則,違法損害立陶宛以及歐盟出口商的權益。

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專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說,“歐盟今天在世界貿易組織 (WTO)對中國提起了訴訟,涉及其對立陶宛的歧視性貿易做法,這也打擊了歐盟單一市場的其它出口。去年十二月初,中國對立陶宛出口和包括有立陶宛成分的歐盟產品出口採取了質疑措施,中國也削減了對立陶宛的出口,我們認爲此案中的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則。”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歐盟認爲,歐盟與中國的接觸仍然是事實,中國是歐盟的主要貿易伙伴。然而,歐中的關係需要相互尊重。中國在世貿組織規則下具有歧視性和非法性的行爲,正在損害立陶宛和歐盟其他地區的出口商。今天啓動的世貿組織磋商是解決進程的第一步。

從 2021 年 12 月起,在未通知歐盟或立陶宛當局的情況下,中國開始嚴格限制或事實上阻止來自立陶宛或與立陶宛相關的進出口。歐盟曾多次向中國當局提出此事。

在過去的幾周裏,歐盟已經收集了中國各種限制措施的證據。中國的手段包括拒絕讓立陶宛貨品清關,拒絕立陶宛的進口申請,以及向歐盟各國企業施壓,如果想貨品出口至中國,其供應鏈便必須排除立陶宛的零部件或原料。

歐盟指出,中國海關禁止從中國市場進口立陶宛產品,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製藥、激光、電子和食品。杜姆布羅夫斯基斯說,“事實上,中國自己的海關統計數據顯示,與 2020 年 12 月相比,2021 年 12 月立陶宛對中國的貿易下降了 91%。讓我明確一點:這些措施威脅到歐盟單一市場的完整性。它們影響歐盟內部貿易和歐盟供應鏈,對歐盟工業產生負面影響。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要挺身而出捍衛歐盟的權利。”

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還強調,啓動世貿組織案件並不是歐盟輕率的一步。然而,在跟中方多次雙邊協商後都未能解決爭議,歐盟認爲除了請求世貿組織解決爭端之外別無他法。歐盟決心一致且迅速的採取行動,打擊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措施,因爲這些措施威脅到歐盟單一市場的完整性。同時,歐盟也會持續透過外交努力降低緊張情勢。

杜姆布羅夫斯基斯說,“我們當然可能找到外交解決方案。在歐盟這一方…我們正試圖透過友善方式解決爭端,但目前雙方就像兩條平行線。”

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的第一階段是“協商請求”,在此階段,歐盟正式要求中國提供有關其措施的更多信息,以期達成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如果這些磋商在 60 天內沒有取得積極成果,歐盟可能會要求成立一個專家組對此事進行裁決。但正如歐盟的聲明所說,世貿途徑需要很長時間,短期內不會解決到立陶宛爭議,立陶宛短期內仍會面對很大壓力。

歐盟還致函中國駐世貿大使,概述了歐盟認爲中國違反世貿組織的行爲,說明“中國任意或不合理地歧視歐盟和其他成員國。”

針對歐盟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說,“中立之間的問題,是中立雙邊問題,不是中歐之間的問題。”

趙立堅敦促立陶宛立即糾正錯誤,不要甘當“臺獨”分裂勢力和反華勢力的棋子。也提醒歐盟警惕立陶宛綁架中歐關係的企圖。

至於歐盟此舉是否會影響計劃於今年3月底舉行的歐盟—中國領導人會晤?趙立堅說,中歐雙方一直就雙方的高層交往保持着溝通。如果有消息,會及時地發佈。

立陶宛外交部的聲明則表示,“立陶宛希望中國同意與歐盟進行協商,也盼望協商能夠成功,不僅解決當前貿易爭端,還能找到長期永續解決方案。”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蔡凌巴黎報導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