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形勢嚴峻,習近平前線隱身,紐時:疫情衝擊僅次六四,習仿效毛鄧解危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年2月9日 美國之音

華盛頓— 來自中國的最新消息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在繼續惡化,官方正式公佈的疫情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003年的薩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造成的死亡人數。與此同時,聲言“一直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應對疫情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只是在安全的高處發號施令的言行受到外媒的關注和評論。

中國政府報告​​說,截至2月9日北京時間9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造成的死亡人數達到812人,確診病例達37251例。中國公眾不斷報告說,官方公佈的新冠病毒確診和死亡數字都是大大縮水的。許多患者遲遲得不到確診,甚至至死都沒有確診,死亡之後便被立即火化,沒有死因核查。

日本媒體報導說,一名日本男子2月8日在武漢醫院去世,據信他死於新冠病毒肺炎。但武漢的醫院一直沒有能給他確診,因此他死因記錄僅僅是“病毒性肺炎”。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去年12月初在武漢出現。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當局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對中國公眾隱匿疫情實況,封殺和懲罰民間有關疫情的言論,並散佈疫情“可防可控”、“未見明顯人傳人”之類的誤導性信息,導致成千上萬的中國公眾在當局營造的虛幻安全感中感染病毒。

在病毒大擴散之後,中共當局在武漢和湖北其他十幾個城市以及另外一些省市採取的封城措施導致千百萬人生計無著、病人難以就醫等人道主義災難。

然而,在中國陷入疫情危機之際,責令他人“堅守崗位、指揮靠前”的中國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表現令許多觀察家好奇。

2月8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報導,大標題是,“習近平在哪裡?中國領導人從安全的高處對冠狀病毒戰役發號施令”;副標題是,“在中國面臨多年來的最嚴重的危機之際,習近平躲到了幕後。這一局面反映出假如阻遏病毒的努力失敗他所面臨的政治危險。”

報導說,“冠狀病毒疫情截至星期天已經造成800多人死亡,成千上萬的人罹病。與此同時,習近平正在與一大串挑戰搏鬥——經濟增速放緩,香港持續的大規模抗議,台灣的結果令北京大丟面子,跟美國的貿易戰在持續。

“現在,習近平面臨愈演愈烈的衛生危機,這一危機也是政治危機,是對他在過去7年來圍繞他本人打造的威權體制的重大考驗。在中國政府艱難應對病毒疫情、公眾對政府的作為日益不滿之際,習近平在過去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可能使他難辭其咎。”

同在2月8日,美國工商新聞網刊《工商內線》發表新聞分析,標題是“在中國的冠狀病毒疫情發展中,習近平不見了踪影,很可能是為了預防萬一情況變得非常不妙時他可以自保。”

《工商內線》這篇新聞分析的提要是:“中國當局把防控武漢冠狀病毒疫情稱作全國性的戰鬥和’人民戰爭’;但是,中國領導人、國家主席習近平卻遠離前線;他的副手、總理李克強被派遣到前線;一些中共官員試圖把習近平描述為遠距離指揮戰鬥的看不見的力量;但專家們說,習近平可能是為了避免成為公眾憤怒的目標而隱身;中國公民指控政府壓制有關病毒的信息,懲罰敢言的人。”

2月4日,英國《衛報》發表報導,大標題是,“既搶功又避責?習近平在與冠狀病毒作戰的前線缺席”;副標題是,“這位中國領導人在國家危機期間不同尋常地決定遙控指揮已經引發懷疑”。

紐時: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僅次六四 習近平仿效毛鄧解危

2020/02/09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衝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統治威信。(檔案照片/中新社提供)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衝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統治威信。(檔案照片/中新社提供)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武漢肺炎疫情蔓延,衝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統治威信。有中國的評論者認為疫情的衝擊力僅次於六四,但國外研究中國的權威人士直言習近平會像毛鄧一樣,身居幕後牢牢掌權。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已在中國奪走超過800條人命、數以萬計的人染病。這場凶猛的疫情時值習近平苦於與其他挑戰搏鬥之際─經濟成長放緩、香港大規模示威、台灣的總統與立委選舉民進黨大勝,以及與美國的貿易戰。

北京的政治作家榮劍說:「這對執政黨的合法性是一大震撼,我覺得衝擊程度僅亞於1989年六四事件;習近平對權力的掌控仍無庸置疑,但掌權態度與後果已傷及他的合法性與威望。」

習近平本人也意識到嚴重性,稱疫情「是對中國體制與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驗」。

為了對抗病毒,習近平將國家第2號領導人、總理李克強推上第一線,負責帶領對抗疫情的領導班子,李克強已到武漢探視過一線的醫生。

相形之下,習近平卻神隱數日。部分分析人士指出,這顯示習近平想讓自己與可能失利且引發眾怒的抗疫戰爭劃清界線;不過,習近平過去加強鞏固權力、貶抑政敵,以致出事時很難找到替罪羔羊。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中國政治的副教授史宗瀚說:「政治上,我想他已發現權力整碗端走是一項缺點,因為當出事或有出事風險時,他就得擔起全部責任。」

紐時認為,若習近平政治上沒把握度過這次危機,後果將難料;他可能會更展現與黨內菁英妥協,或加碼專橫之姿。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費和中國研究項目」專家布蘭契特(Jude Blanchette)說:「習近平的抓權並未放鬆,雖然應對疫情失當會進一步損及他任內威信,但醞釀挑戰他的領導仍難。」

想評估潛在挑戰習近平的不滿程度,也許可透過網路上不斷提及車諾比核災一事。許多人評論仍在中國串流平台播放的影集「核爆家園」,以此為幌子抒發不滿,像是有人藉機寫道「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一樣,就是掩蓋一切」。

英國威爾斯的卡地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者芮德成科(Sergey Radchenko)對前蘇聯與中國政治的著作頗豐。他表示,車諾比核災發生時,蘇聯已瀕臨瓦解,相較目前中國當局則展現有能力應付、也願祭出空前措施,以強化政權的合法性。

芮德成科將習近平所為與文革後的毛澤東與六四後的鄧小平對照,「他正在做毛澤東與鄧小平面對類似狀況時會做的事:退居幕後但牢牢掌權」。(譯者:陳亦偉/核稿:嚴思祺)1090209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