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變成小黨了? ◎ 陳茂雄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除了特殊議題,認同抗爭者只是少數民眾,政壇上最大在野黨往往不願意走抗爭路線,以免流失民眾,得不償失

陳茂雄

立法院臨時會於十四日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中國國民黨與泛藍團體動員數百人到立院周邊抗議,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站上戰車向群眾喊話,強調該黨拒絕監院東廠化,絕不接受提名,中國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也表示,永遠跟民眾站在一起,激烈杯葛抗爭,是不得已的手段。江啟臣說,今天如果不抗議,明天就沒有公義,這次提名總共二十七位監委,沒有超黨派的人,九成都是綠營的人馬,「註銷民進黨籍又怎樣?還是民進黨!」民進黨打著民主反民主,打著人權反人權,打算先把監院綠化,再把監院東廠化,不只是酬庸,還是「吃銅吃鐵吃國家」,充分詮釋「一黨獨大」與「綠色恐怖」,中國國民黨團絕對不能配合進行過水程序,接受這份摧毀民主價值的名單。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本來就反民進黨、反蔡英文的人當然會認同中國國民黨的抗爭,不過這些認同者並不能使該黨的政治版圖擴大,因為絕大部分中性選民並不認同抗爭的內容。政壇並非慈善機構,為弱勢團體設想,而是一個不流血的戰場,政治人物投入戰爭,打了勝仗就分配戰利品,這是一般民眾可以接受的。民進黨打了勝仗,不將戰利品分給綠營,難道要分給藍營?別忘了馬英九在第二任總統期間,剛好提名考監兩院的人事,不只沒有在野人士,連中國國民黨內部非馬系的人都沒有,綠營也是跳腳,但中性選民卻是無感,因為總統有這種權力。

或許中國國民黨看到民進黨從創黨開始,是一路抗爭,最後卻變成完全執政的執政黨,誤以為這是抗爭的成果,別忘了當年民進黨乃抓到多數民眾所認同的議題。民進黨第一階段的抗爭是爭民主,面對獨裁政權,一般民眾敢怒不敢言,選舉時,卻會將選票投給爭民主的政黨。政治民主化之後,爭民主的議題似乎失去正當性,只是中國國民黨還是繼續依賴獨裁年代所建立的不公平競爭條件取得政權,中性民眾還是會支持對抗不公平競爭的抗爭,那時候的抗爭還是有賣點。

到了馬英九執政年代,台聯為反ECFA、反服貿而在立法院抗爭,民進黨對這些抗爭興趣缺缺,然而若不跟著台聯一起抗爭,擔心獨派人士反彈,因而跟著抗爭,民進黨因而對台聯相當反感,因為最大在野黨竟然要跟著台聯的三隻小貓(立委)跑。反ECFA及反服貿只能吸收少部分選民,台聯是小黨,值得吸收這少部分選民,民進黨是最大在野黨,爭的是主流民意,不像台聯追求的是少部分選民。

依據憲政體制,總統對考監兩院的人事有提名及任命之權,而立法院有人事任命同意權,各政黨都在執行自己的法定權責,依循憲政體制會獲得主流民意的認同,只有少數民眾會支持為抗爭而抗爭的政黨。對小黨而言,獲得這些少數人的認同就有很大的助益,然而有執政實力的大黨當然不會為了爭取這些少數民眾而流失主流民意。奇怪,中國國民黨好像扮演沒有執政機會的小黨。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0/7/15(台灣時報社論)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