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劣跡多,全球逾160團體籲取消北京主辦2022冬奧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9/09

全球逾160個人權團體連署,敦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考量中國人權紀錄,取消由北京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圖為2019年12月北京冬奧舉行全球志願者招募活動。(中新社)
全球逾160個人權團體連署,敦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考量中國人權紀錄,取消由北京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圖為2019年12月北京冬奧舉行全球志願者招募活動。(中新社)

(中央社北京9日綜合外電報導)全球逾160個人權團體連署,敦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考量中國人權紀錄,取消由北京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他們擔心中國為了籌辦大型國際賽事,會發生更多的鎮壓事件。

北京對香港的壓制及大規模拘留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的作為,讓北京面臨全球更多檢視與反彈。人權團體因此呼籲,重新考慮北京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的資格。

這封連署信有超過160個人權團體署名,致函對象是IOC主席,發信日期為8日。信中警告,2022年的冬奧「可能導致中國發生更多鎮壓事件」。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信中並批評,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選址北京後,中共治下的人民所受打壓大增。

信中表示:「儘管我們發出呼籲,但IOC仍重蹈覆轍,且對於2008年北京奧運前後人權保障大幅下滑的事證保持緘默。」

信中稱:「IOC必須認知到,假使中國控制下各地區人權危機惡化的情況遭忽視,奧林匹克精神與奧運名聲將遭受進一步損害。」

中國已經為了北京冬奧做了廣泛的準備,賽事預計在2022年2月4日至20日登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表示:「一些所謂的人權組織企圖將體育運動政治化,有違奧林匹克憲章精神,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譯者:陳家倫/核稿:林治平)1090909

160多個人權團體聯名致信國際奧委會,呼籲取消北京冬奧會主辦權

2020年9月9日 美國之音 陸楊

華盛頓— 160多個人權團體近日向國際奧委會(IOC)主席遞交一封聯名信,呼籲國際奧委會“糾正授予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的錯誤”。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星期三(9月9日)在瑞士召開國際奧委會執行董事會會議。

星期二公佈的這封信說:“國際奧委會必須認識到,如果在中國控制的所有地區不斷惡化的人權危機被完全忽視,奧林匹克精神和奧運會的聲譽將受到進一步損害。”

這封聯名信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協調行動。幾個月前,有單個的人權組織發出過類似的呼籲。與此同時,北京的一些政策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反彈,這些政策包括對待新疆維吾爾人的方式,以及新實施的港版國安法等。

這封信認為,北京主辦2008年奧運會國際聲望大增,使其更大膽的加強迫害人權的行動。

聯名信說,2008年奧運會以後,中國在西藏建立了“奧威爾式的監視網絡”,還在新疆建立拘禁營,監禁了100多萬以穆斯林為主的維吾爾人。

信中還列舉了從香港到內蒙古地區的其他涉嫌的侵犯人權行為,以及對台灣的恐嚇。包括,最近在香港製造了多個違反國際法、“一國兩制” 和《聯合國人權宣言》的行動;同時試圖消除蒙古族的文化和語言,並持續用軍事恐嚇和地緣政治欺凌台灣;以及大批中國維權律師,女權主義者,民主活動人士以及異議人士被中國共產黨威脅、拘留、失踪和死亡。

中國一再否認國際社會對其人權狀況的指控,並指責其他國家干涉中國內政。比如,中國最初否認關押維吾爾人的“拘禁營”的存在,後來又說這些營地是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

中國外交部星期三表示,中國反對某些團體將體育賽事政治化的企圖,拒絕了人權組織要求國際奧委會重新考慮北京主辦2022年冬奧會的呼籲。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做出上述表態。中國認為在新疆、西藏和香港實施的政策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關鍵。

這封信的簽字方包括總部設在亞洲、歐洲、北美、非洲和澳大利亞的維吾爾人、藏人、香港和蒙古族人權組織。

上個月,維吾爾人權組織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就其所稱的新疆反人類罪向國際奧委會發出了類似的呼籲。

國際奧委會當時回應稱,將在政治問題上保持中立,並表示已收到中國當局的保證,他們將尊重奧林匹克憲章的原則。

路透社報導,國際奧委會星期三沒有馬上回复記者的置評請求。

最早提出抵制北京2022冬奧會的應該是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里克·斯科特,他在去年秋季致函國際奧委會,要求取消北京的冬奧主辦權。

去年12月19日,斯科特參議員(Sen. Rick Scott, R-FL) 和同屬共和黨的聯邦參議員喬什·霍利(Sen. Josh Hawley, R-MO) 致信NBC環球(NBC Universal )首席執行官和NBC奧運頻道(NBC Olympics)主席,敦促他們把人權放在利益之上,拒絕轉播2022年北京冬奧會。

其實,國際奧委會對要求抵制北京冬奧國際呼籲的立場已經表明了立場。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兩個月前就警告不要抵制,不過他表示,他並不是特指北京而是泛指任何的奧運會。國際奧委會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國際頂級贊助商、電視轉播權合同,以及各國國內贊助商的讚助。其中,出售電視轉播權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73%,奧委會收入的18%來自國際頂級贊助商。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東京2000奧運會推遲舉辦,導致國際奧委會、200個國家奧委會和數十個與奧運相關的體育聯合會的財務狀況受到影響。

當年申辦2022冬奧會的城市有四個,在挪威的奧斯陸和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等歐洲城市退出後,國際奧委會只剩下兩個申辦2022年的城市:中國的北京和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北京2015年以四票的優勢勝出,將冬奧會帶到了一個被認為沒有傳統,但卻是一個巨大的、尚未開發的市場。

美聯社引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研究亞洲政治的李·瓊斯(L​​ee Jones)的觀點說,抵制不太可能改變中國的行為,但如果中國看到自己的聲譽受到損害,特別是在穆斯林占主導地位的國家,中國在外國政府開始帶頭抵制的情況下,中國可能會採取更加負面的行動。

2022冬奧會賽事分別在北京和河北省的張家口市舉行。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的13項在建工程將在今年年底前按計劃全部完工。冬奧會定於2022年2月4日至20日舉行。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